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06
编号:13777932
手术室锐器刺伤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0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82-01

    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担任着繁重的手术配合及患者的抢救工作,接触各种锐利器具,如医用的缝针、刀、剪、安瓿等机会较多,被锐利器具刺伤的危险性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接触,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可引起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1 锐器刺伤的原因

    1.1 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关:手术室护士担任着手术患者的各种注射、输液及术中传递手术器械的工作,接触缝针、注射器、刀片、针头、安瓿玻璃片等机会最多,发生刺伤的机率最大。

    1.2 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有关:手术室护士认为在工作中锐利器具刺伤不可避免,因此操作时没有特别小心,甚至粗心大意,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生了锐器致伤的高危操作:如传递缝针或刀片、摆弄针头或没有把锐器放置妥当等。
, 百拇医药
    1.3 与工作环境有关:手术室护士工作繁忙,经常倒班,身体疲劳是导致容易锐器刺伤的原因之一;抢救患者或大手术时,精神高度紧张也容易导致被锐器刺伤;烦躁患者或小儿手术时,由于不能很好配合,护理操作时,患者突然躁动致护士被刺伤。

    2 防护对策

    2.1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锐器伤害的危险性,一旦发生锐器伤害,受伤者可能会传染上血液传播的HBV、HCV和HIV等。应增强防护意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锐器伤的发生。

    2.2 规范操作行为:为了尽量避免手术室护士被锐器刺伤,必须规范其操作行为,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如手术刀、剪、针、钩,传递时应放在弯盘内,并且每次使用后应放在固定的位置,如手术刀、剪放置于弯盘内并固定在托盘的左上角,手术刀片的装卸必须使用持针器,避免用手直接装卸。传递锐器,不要让锐器尖端面对他人,以免刺伤。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重新套上针帽,禁止用手弄弯或弄直针头,针头使用后立即丢弃到专门放置针头的容器内。
, 百拇医药
    2.3 及时处理锐器伤:锐器刺伤后应立即脱去手套,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冲洗后应用2%碘伏进行消毒浸泡,并包扎伤口。伤后立即采集患者血标本检测HBV、HCV、HIV等,可疑暴露于HBV感染的血液,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48 h内填写锐器伤报告表报告有关部门,并追踪监测与观察,定期随访。

    2.4 做好预防接种:对医务人员免费提供乙肝疫苗注射,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HBV感染的危险性,因为对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医务人员,被污染了HBV的锐器刺伤并不存在感染的危险。在工作安排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缓解紧张程度,应根据每日的手术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制,以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

    3 小结

    重视和预防手术室人员的锐器伤害,应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护理管理者与护理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技术及医学防范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为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对维护患者的权益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202150 上海市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手术室, 百拇医药(陆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