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胸膜疾病 > 自发性气胸
编号:12319860
新生儿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48-02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10年11月一2012年8月收治的16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单侧气胸11例,双侧气胸5例,合并纵隔气肿l例,合并肺大泡3例,有窒息史3例,肺炎呼衰合并气胸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气胸2例。16例病人中,2例因家长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4例经治疗痊愈出院。护理重点包括加强病情观察、气胸判断、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配合及术后护理。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是新生儿气胸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气胸是新生儿危重急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多数发生在原发肺部疾病的患儿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在需要正压通气时更易发生,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疾病1。我科2010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了16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机械通气等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16例.男12例,女4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14例,孕周32——42周;体重2200g——4300g,体重>2500 g 13例,体重<2 500 g3例;X线检查,单侧气胸11例,双侧气胸5例,合并纵隔气肿l例,合并肺大泡3例,有窒息史3例,肺炎呼衰合并气胸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气胸2例。16例病人中2例因家长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4例经治疗痊愈出院。

    1.2 主要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低于85%,查体有胸廓隆起,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肺压缩。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保暖、镇静、吸氧、抗生素、营养支持等。

    1.3.2 胸腔闭式引流:在锁骨中线第二或第三肋间置入导管,本组16例患者均放置了胸腔引流管,其中5例放置了双侧引流管。

    1.3.3 机械通气:本组16例患儿中有9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6例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1例仅鼻导管吸氧。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床头抬高15°~30°2。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必要时遵医嘱予鲁米那镇静。操作时动作轻柔,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2.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反应、面色等情况。严密监测患儿呼吸、经皮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胸廓形状、呼吸运动是否对称,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浅度。

    2.3 呼吸治疗的护理

    2.3.1 吸氧:遵医嘱予头罩或鼻导管吸氧,正确调节吸入氧浓度。

    2.3.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每2 小时吸痰一次,痰液粘稠者予超声雾化使痰液稀释。

    2.3.3 机械通气的护理:遵医嘱设定呼吸机参数,如通气模式、吸人氧浓度、呼吸频率、气道压力等。气胸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尽量降低通气压力和潮气量,增加通气频率以维持一定的每分钟通气量。并应用镇静剂,避免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3。保持呼吸机正常运转,观察胸廓运动情况。按时吸痰,避免痰液阻塞。协助医生监测动脉血气、复查胸片等检查。

    2.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2.4.1 协助医生放置胸腔引流管,本组16例病人均放置12FR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若引流效果不好或已使用正压通气者,可将水封瓶接负压吸引器,用一O.98~一1.96 kPa(一10一.-一20 cmH20)压力持续引流1。置入胸导管引流后立即摄片以确定导管开口在胸腔内并了解气体排出后肺扩张情况。

    2.4.2 在胸腔闭式引流期间,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翻身、叩背或搬动患儿时防止牵拉管道,必要时折叠胸腔引流管以防止脱落;注意约束患儿上肢,避免其自行将引流管拔出。避免引流管因阻塞、扭曲、受压、折叠、脱出等原因造成引流不畅。观察水封瓶水柱波动及水泡溢出情况,每l一2 h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引流管密闭和无菌引流瓶密封,各个接头连接牢固,防止脱落。水封瓶液面要低于胸腔平面45—60 cm,引流管下口浸入液面下2~3 cm。水封瓶及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更换水封瓶要注意无菌操作,用双钳夹紧近心端管道,待连接好管道后再松钳,以防气体进入胸腔,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插入胸端有无脱出。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2.4.3 经闭式引流,气体停止排出24 h后,可遵医嘱予夹管。再经24,---48 h,X线检查胸膜腔内无气体积聚即可协助医生拔管4。拔管后做好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2.5 营养支持护理

    2.5.1 遵医嘱合理喂养:机械通气、吸吮或吞咽能力欠佳者予鼻饲喂养。注意观察胃肠道耐受情况,有无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异常情况。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

    2.5.2 遵医嘱静脉输液:24 h维持输液,用注射泵严格控制速度。记录24 h出入量。放置静脉留置针,注意观察有无液体外渗,防止局部组织坏死。

    2.6 预防感染

    2.6.1 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2.6.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洗手。保持环境的清洁,本组患儿均置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继发感染。

    2.7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消除其焦虑情绪。耐心向家长解释新生儿气胸的有关知识及患儿病情进展情况。尽量为家长提供探视机会,鼓励母乳喂养。提高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3 讨论

    新生儿气胸的发生率为0.05~2%5。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对于有原发肺部疾病及正压通气的患儿,必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状况及经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发现气胸的征象,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气胸患儿的护理过程中,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通畅、正确的呼吸道管理以及细致的病情观察等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冯泽康.中华新生儿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05—309.

    [2] 张婉仪.新生儿气胸的护理EJ3.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5):355-356.

    [3] 李德渊。李晋辉,夏斌.等.新生儿气胸31例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5)1235-236.

    [4] 荣霜英.郭静.王丹。等.新生儿气胸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抢救体会EJ].天津医药.2007,35(1)t67-68.

    [5] 高卫华,白剑,藏丰华.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探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6。34(3)。41—43., http://www.100md.com(徐春梅 李宁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胸膜疾病 > 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