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337164
儿科静脉输液中护理风险因素安全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127-01

    【摘要】目的:总结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各种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寻求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提高儿科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我院及相关文献出现的儿科输液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逐个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不严格遵守护理安全操作常规、专业知识欠缺、技能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及态度不好是造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患儿家长对医疗、护理期望值过高,甚至过于苛刻是护理风险的次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进程,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把护理技能不断升华;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法律意识,把护理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中心位置。

    【关键词】:儿科;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随着“421”家庭不断出现,心肝宝贝式的独生子女成为一个家庭生活的中心,孩子生病需要静脉输液时,家长多“组团”跟随服务。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赋予较高的要求和期望,药到病除、一针见血是最理想的结果。然而,事实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常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如:孩子的群体特殊性、血管个体差异性、家长的配合是否得当、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理念、亲和能力、心理素质及管理水平等。有一个环节上出现差错均能诱发护患矛盾,甚至产生纠纷。因此,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技能将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儿科护理工作经验,有意对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安全管理着一肤浅的探讨,为保证儿童输液安全及创建和谐的护患环境进行前瞻性研究。
, http://www.100md.com
    1风险因素

    1.1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认真: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和药物零差价的实施,儿童门诊、住院的输液比例逐渐增多,而有限的护理人员常不堪负重,使得护理人员产生烦躁的心理,以至于思想不集中。如核对患者基本情况、药品及其剂量均采取“走官场”,难免有差错事件发生。为了快速简化患儿的输液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转抄治疗卡也是能化简就化简,而且字迹潦草,甚至有修改的的地方,这种不规范、不认真的行为常能诱发安全隐患。

    1.2用药安全意识不到位:随着新药不断上市,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药物配伍表早已落后于药物更新,许多药物无从查询配伍禁忌,而临床上凭借工作经验,多数药物不要求做药物过敏试验,但由于患儿的个性差异,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1,2]

    1.3无法避免的患儿本身因素:患儿对静脉输液侵袭性伤害恐惧心理,常哭闹、不配合。小儿静脉细小,因脱水或肥胖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
, http://www.100md.com
    1.4家长对医疗技术期望值过高[3]:因家长心疼小孩哭闹,也害怕自己在按压小孩时会伤害孩子,所以,常不能用力,同时,对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期望值过高,都希望能一针见血。一旦不成功就容易产生埋怨情绪,甚至能诱发语言、行为暴力。

    1.5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由于家长对患儿的静脉穿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给护理人员心理造成一定压力,特别是患儿家长及患儿不配合的难度更大,有时候,越是紧张越不能顺利完成操作[4]

    1.6对家长陪护的注意事项交代不清、巡回不及时:在每日患者输液的高峰,护理人员忙于快速给患儿输上药液,而对陪护家长的一些交代事项常过于简单,在巡回中也是走马观花,有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如药液外渗、局部皮疹、轻微药物不良反应等[5]

    1.7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不能及时的识别患儿的异常反应,如药物作用、副作用,输液过快或过慢带来的不适。或有时即使发现也不能及时独立处理。操作技术不熟练,特别是多次给患儿穿刺不成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 http://www.100md.com
    1.8缺乏优良的沟通能力和娴熟语言表达技巧:特别是才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理人员,她们本身多数也是独生子女,所以,多数人员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个性。讲话直来直去,甚至口无遮挡或不分场合乱讲话。对患者多使用祈使句、命令式、交代式语言。虽无恶意,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特别是服务不到位或有差错的时候。患者就能以其为借口与医护人员“摆事实讲道理”,认为服务态度不好,工作不负责任。来胡搅蛮缠。

    2安全管理对策

    2.1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能:护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护理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和新技能。理论结合实践,在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把有效经验升华为应用理论。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学会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努力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儿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科,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低年资护士更应积极参加义务培训,包括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小儿常用药物的剂量换算方法、儿科输液护理各个环节和流程、巡护护理的重点、小儿输液药液外渗的观察和处理方法等。
, http://www.100md.com
    2.2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法制观念,规范各种护理操作常规:儿科是静脉输液是产生医疗风险的高危科室,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在维护患儿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这首选的就是要求护理人员自己先学法守法,学会正确的判断事物的是非,及时掌握有些事物的发展趋势。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时,自己不能独立判断的应主动向领导汇报,这样能适时有效消化不安全因素的成因,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操作中要严格按照各种护理常规和流程操作,如:治疗室环境卫生管理,无菌消毒管理、配药中采用1人1注射器的原则等。输液前要认真核对各种信息,如患儿的姓名、年龄与输液卡上及药瓶签信息是否一致,必要时要采取双核对的方式,避免因环境吵闹而未能听清楚或家长应付性回答造成核对错误。

    2.3加强护理人员人文修养的历练,培养优良的社会沟通能力:社会是一个复杂纷纭的混合体,各种性格和文化素质的人群都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及其家长要有一种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一种优良的社会沟通能力。通过我们贴心的语言沟通能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如人们都喜欢表扬和鼓励,孩子也是。输液前,可以选择来者的长处或长相等点为切入点对孩子和家长进行一番表扬,穿刺时护理人员要动作规范、笑容亲切、语言温柔,从而消除孩子的恐惧或陌生感,减轻他们的痛苦。一旦首次穿刺没有成功,护理人员应冷静对待,听得进患者家属的抱怨,并主动向家属表示抱歉,请求积极配合。如有特殊困难的应主动请求技术好的高年资护士进行帮助。以免再次穿刺失败而激怒患者家属。输液穿刺成功后耐心的向家属执行告知程序,不得随意调整药液滴速,使得看护人员参与输液安全管理,发现患儿有不适应立即向护理人员发出呼叫,以免由于告知不到位而造成不良后果。
, 百拇医药
    总之,儿科输液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进程,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把护理技能不断升华;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法律意识,把护理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中心位置。

    参考文献

    [1]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

    [2]潘慧。儿科静脉输液常见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9(2):310。

    [3]张红。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纠纷及防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1):1027。

    [4]林晓枫,张秀玲,张晶。儿科静脉输液中护理风险因素安全管理[J],健康必读,2012,7:118。

    [5]吉建奇。儿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学,2009,9(22):1918。, http://www.100md.com(刘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