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52082
浅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3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068-01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3周,对一些难治性病例还要考虑存在支原体血症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等,给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可抑制MP所致的免疫炎性反应,但不作为常规使用。50例患儿的症状均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而且病情无反复。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要早期、及时、规范的诊断及治疗,应避免误诊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 治疗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感染既有鼻咽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的症状,又常有肝炎、心肌炎、脑炎等肺外损害的特征。MP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仍是临床诊断的实用手段,应争取双份血清抗体检测,而PCR方法可以提高MP的早期诊断率。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所占比例有所增高,应引起临床儿科医生的重视。现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百拇医药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儿,其中男30例,女20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1~13岁。其中12例1~ 2岁,16例3~5岁,17例5~7岁,5例7 ~13岁。发病情况:春节9例,夏季7例,秋季20例,冬季14例。

    2. 临床表现:(1)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高热以上者22例。(2)5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喘憋,30例患儿听诊可闻及水泡音及干性罗音,其余患儿无异常肺部体征。(3)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其中10例为百日咳样咳嗽,20例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咳嗽时间3周~6个月。(4)6例患儿有胸腔积液,15例患儿出现皮疹,呈全身性分布,如荨麻疹及红色斑丘疹等,主要出现在发热期或肺炎期。(5)15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血清转氨酶升高。(6)1例患儿出现关节炎症状。(7)1例患儿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伴脑电图及脑脊液的异常。(8)7例尿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增高。(10)10例患儿出现感染性心肌炎,心电图检查异常及室性早搏,心肌酶升高。
, 百拇医药
    3 实验室及放射学检查:MP特异性抗体测定仍是临床诊断的实用手段,应争取双份血清抗体检测,而PCR方法可以提高MP的早期诊断率。胸部X线片显示以肺炎为主要表现,两侧呈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阴影,单侧大片或节段性高密度阴影,当肺部大面积受累时可合并胸腔积液。

    4. 诊断标准:(1)呼吸道症状和(或)体征;(2)胸部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的肺部炎性反应表现;(3)MP-IgM阳性;(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显效[1]

    5. 治疗方法:经确诊MP感染后,所有患儿均给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静脉给药治疗,并根据其临床症状给予止惊、降颅压、营养心肌、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处理。红霉素15~30mg/(kg.d),连用14 ~21d;红霉素不耐受者,改用阿奇霉素10mg/(kg.d),连用7~10天,静脉滴注。1次/d。症状控制后使用阿奇霉素口服序惯治疗,即阿奇霉素10 mg/(kg.d),口服,1次/d,连用3 d,停药4 d为一疗程,用2~3个疗程。重症患儿辅以短疗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 百拇医药
    6. 判断疗效标准:治愈:主要症状不在出现,胸部X线片显示炎性病灶已全部吸收;显效:主要症状减轻明显,胸部X线片显示炎性病灶很大程度吸收消散;有效:主要症状稍减轻,,胸部X线片显示炎性病灶吸收消散小于一半;无效:治疗前后比较胸部X线片和患儿症状无好转。

    【结果】

    50例患儿经上述治疗2~3周后,所有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患儿病情无反复情况发生。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MP不仅可引起肺部病变还可并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MP感染好发于小儿,且以低龄患儿居多。并以男孩多见,病程长,四季均可发病[2]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最小的、可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耐寒而不耐热,温度37℃时只能存活几小时,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以被感染。当被感染者感染的数量较少,且被感染者抵抗力较强时,他们就成为了MP的携带者。潜伏期一般在2~3周左右,在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同时,它还可能造成其他脏器的损伤。目前发病机制仍无明确说法:部分学者认为与MP直接侵入、免疫介入及毒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中免疫因素处于主要地位,MP感染的全身多系统表现可能与MP抗原与人体心、脑、肾、肠、肝、肌肉及皮肤组织存在部分共同的抗原,在感染后产生自身抗体过程中而引发并发症。支气管和肺部炎症最为常见。刺激性干咳,持续顽固性咳嗽,但肺部体征较轻,一般可以从MP感染方面考虑,特别要重视的是MP感染的首发症状以肺外表现为主,或者发热5d用抗病毒治疗和β—酰胺类抗生素无明显疗效,而且已经排除了其他疾病时,也可以从MP感染方面考虑,因为此时的症状可能造成流感的误诊,两者的血常规检查没有明显区别,MP抗体在抽血检查时一般在患儿高热的第4~ 5天以后阳性表现明显。在不存在其他受损的情况下,MP感染预后较好,同时,服用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后可以使病程缩短,肺部浸润减少,加速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在用药情况下分2~ 6周均治愈,同时,MP感染在随访中最短2周,最长要12周才从体内完全清除。
, 百拇医药
    由于小儿MP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肺外表现及临床不典型情况增多,使其诊治难度也逐渐加大,同时,MP反复感染可刺激免疫细胞,从而使其增殖加速,最后引起慢性炎症或气道高反应性,使哮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所以,临床医师对MP的感染一定要重视,尽量早期、及时、规范的诊断及治疗,避免误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3.

    [2] 阎 要,刘 英,王 昆,等.MP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12(6):475., http://www.100md.com(储丽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