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9758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陈亚飞 冯莉梨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3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通过早期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方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32例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无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只有2例出现术后局部血肿、胀痛,经过及时治疗、护理,患者症状缓解。结论:采取合理可靠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性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的一种修复手术[1],术后并发症多,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0%~70%[2],深静脉血栓可以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及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尤为重要。我科根据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9~76岁,伴有心血管疾病 10例,伴有高血压12例,糖尿病9例,脑梗死2例,既往手术5例,术前治疗原发病,控制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后择期手术。

    1.2 方法: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全髋置换26例,双侧全髋置换6例。

    1.3 结 果:经护理干预后无 1 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手术后 24 小时患肢局部血肿、胀痛,经彩色多普勒诊断为dVT 早期,在进行抬高患肢、及时扩容、抗凝治疗、功能锻炼后症状缓解。

    2 原因分析

    2.1 与部位有关:患者手术后制动,活动量减少,血流速度缓慢,是发生dVT 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与功能锻炼不到位有关:术后惧怕疼痛,依赖心理强,对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2.3 与患者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相继出现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黏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同时由于创伤、手术等原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病人多为老年人,针对其害怕疼痛、担心出血、假体移位等不愿行早期功能锻炼的心理,应给予心理疏导,鼓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向病人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症状、发生率,强调其危害性,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耐心给病人讲解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和过程,使其了解康复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患肢肿胀的消退,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使病人直接了解发病情况、手术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并发症,以增加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使其主动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训练中。

    3.1.2 饮食指导 由于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应嘱病人多摄入低脂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多进食含高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西兰菜、小油菜等,这些食物有利于血液稀释,促进血流,改变血液黏稠度。

    3.1.3 康复训练指导 术前指导病人做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及臀肌练习,告知病人扶双拐或助行器下床活动的要领。

    3.1.4 术前准备新鲜血液 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失血较多,加之补充大量的液体会使血液稀释,因此,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等可一度下降,术中输入新鲜血液可改善红细胞变形,是降低红细胞聚集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 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伤口引流情况、术区敷料外观情况,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末梢血液循环、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觉。

    3.2.2 康复功能锻炼 制定早期活动计划:①麻醉消失后主动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2小时进行20次,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②术后第2天可进行收缩腓肠肌、股四头肌练习,每天4~5次,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力度逐渐增强,1 周后以主动活动为主;③每2~4小时协助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内收内旋;④术后5~7天可在床上取坐位,每天2~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⑤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由被动到主动,活动时避免屈髋 > 90°。指导患者做屈曲和伸展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强度标准以不引起疼痛为宜,逐步恢复髋关节功能。

    3.2.3 预防用药 根据病人的情况可预防性使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如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25mg,每日1次,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有1.5%~5.0%大出血的危险[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