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59616
血压控制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谭芬华 赵玉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和用药行为情况,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血压控制理想组和血压控制不理想组,比较两组知识和行为情况。结果 控制理想组与不理想组的坚持用药行为和按医嘱时间服药行为有差异(P<0.05),其他行为与知识掌握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坚持用药与按医嘱时间服药对血压控制有影响。

    【关键词】高血压;用药行为;用药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会导致很多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威胁人的生命。我国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又有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潜在杀手[1]。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即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1]。2002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统计分别为30.2 %、14.7 %和6.1 %[2]。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措施。当血压高于140/85mmhg时,心血管病危险增加,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收缩压和脉压水平成正相关关系[3]。对于高血压患者,单纯降压即能使心血管病发生率降低20% ~30%。降压是保护靶器官的重要措施,有效降压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4]。一旦患高血压,患者就应终身不间断服药以控制血压,降压药多采取家庭口服用药,在家服用降压药缺乏有效监督和专业医疗指导,难免不出现一些不规律、不按要求服药的情况,本论文通过自制问卷对高血压患者服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意识,并希望通过家庭监督来加强长期服药者的用药安全,保证其有效用药,达到更好控制血压的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神志清楚、能进行语言沟通、已确诊为高血压且已用维持量治疗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1.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约为69.76岁,男女比例约为5: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3.2%,初高中学历占51.6%,大学及其以上学历者占25.3%。

    1.1.2 入组标准 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目前主张高血压病人血压应将至140/90mmhg以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变的病人应降到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期性高血压应使收缩压降至140~150mmhg,舒张压<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5]。依据此标准,将血压达到正常范围内且血压较平稳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血压控制理想组,血压不能降至正常范围和(或)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作为血压控制不理想组。

    1.2 方法

    1.2.1 数据分析方法 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Chi-Square Tests,计量资料用T-test,主要对均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1.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文化程度、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用药史、伴随疾病、高血压用药及合并用药等,第二部分为药物知识部分,第三部分是服药行为。药物知识共主要涉及遵医服药认知、药物副作用认知及服药注意事项知识,每部分得分换算为百分制后60分以上示为合格。用药行为部分主要列举了坚持用药行为、遵医用药行为、用药监督情况、病情监测和药物副作用监测等行为情况,对患者是否存在此类行为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控制较理想组有58人,占61.05%,血压控制不理想组有37人,占38.95%。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药物知识知晓情况:两组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见表2,经Chi-Square Test两组知识合格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3 用药行为:血压控制理想组和不理想组行为情况分布见表2,经Chi-Square Tests,除坚持用药行为和按医嘱时间用药(饭前药不饭后吃,晨间药不日间或晚上服用)行为两组存在差异,其余行为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与分析

    3.1 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血压控制理想组与血压控制不理想组两组知识掌握情况没有差异。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多年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的宣传,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主要是对遵医用药及其重要性的认知,而对服药注意事项、尤其是至关重要的药物副作用监测及预防知识了解甚少。而且高血压患者多处于高龄,本次的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9.76岁,60岁以上的人占87.4%,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减弱,易发生药物吸收障碍,而且老年人白蛋白总量相对减少,同时老年人常有慢性病存在,或营养不良状态也较常见,加上合并用药,从而影响到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6]。本次调查的95名高血压患者中87.4%患者有伴发疾病,很多患者长期合并用药。再加上高血压患者用药大多是家庭长期口服用药,所以自己或家人监测药物副作用尤为重要,但调查结果却显示患者对自己所服降压药的副作用了解程度很低。所以,从客观方面看药物知识需求也处于迫切状态。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都是通过药物说明书去了解药物知识,但由于专业术语过多以及本人的文化程度限制,很多人不能真正看懂。也有通过医务人员获得相关知识,可能由于医务人员大多采用口头讲解方式,患者并没有很好理解和记忆,致使接收效果同样很差。

    3.2 用药行为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坚持用药行为和按医嘱时间用药(饭前药不饭后吃,睡前药不晨起服用)行为两组有差异(P<0.05),其余行为两组无显著差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坚持用药和按医嘱要求时间用药对控制血压极其重要。本次调查患者中,有84.2%的患者能坚持服药,血压理想组坚持服药率高达91.4%,血压不理想组坚持服药率仅为73.0%。两组按时服药率分别为96.6%和83.8%。

    3.2.1 坚持服药情况分析 高血压患者基本都是在家服药,缺乏有效监督和提醒,本次所调查的患者中,家属监督提醒率低,理想组为48.3%,而不理想组仅35.1%。而且,高血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本次调查中,60岁以上占87.4%,老年人的记忆力、自理能力均有明显下降。有些患者因行动不便,担心给家庭其他成员带来麻烦等因素,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二、三个月才到医院就诊一次,配好药自行服用,有时药断了不能及时上医院就诊,就停药或随便找些替代药临时服用,并且认为偶尔少吃不会影响血压水平[7]。还有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拮据,血压稍稳定即停药,血压高了再服药,导致治疗过程不能连续和持续。但是两组患者对长期规律用药的认知无差异,由此可以看出不能坚持服药的关键不在于认知不够,而在于行为不能坚持。

    3.2.2 按医嘱要求时间服药分析 按医嘱要求的时间服用药物不但是保证药物作用的关键,而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