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6378
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杨森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73-01

    【摘要】 目的:了解庄河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变形杆菌检测分析的流程,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的检测分析与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庄河市2003-2012年间的18起食物中毒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结果:引起食物中毒的 13起病原菌为普通变形杆菌, 5起病原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初步确定了引起食物中毒的变形杆菌的检验流程及判定标准。结论:变形杆菌为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条件致病菌, 确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须有完整的实验室的检验依据。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检验程序 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 2 /3 ,其中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年来较为常见。由于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缺乏典型症状, 给食物中毒的正确判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而实验室的检测在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判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的工作质量。本文就庄河市 2003年-2012年所发生的18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 对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之一变形杆菌的检测进行分析探讨, 从而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提供检测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来源于庄河市 2003年-2012年食物中毒资料。

    1.1 流行病学资料2003年-2012年间共发生了18起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共涉及进食人数为 103人,发病 75人。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 (占发病人数 80 % 以上), 其次是恶心、呕吐 (占40%以上), 发热只占18.4%。潜伏期最短 2.5 h , 最长 20 h , 平均为 8-13 h。发生季节 1-3月1起, 5-8月15起, 10-12月2起。

    1.2 实验室检测程序

    1.2.1 标本采集 18起食物中毒共计采集凉菜间食物:熟制肉类 36份,豆淀粉类熟制品 16份,凉拌菜 9份;冰箱内食物: 熟制肉类 45份,豆淀粉类熟制品 13份;熟食砧板、刀具涂抹拭子 29份;患者肛拭子或粪便 34份, 患者呕吐物 19份, 厨工肛拭子 33份。

    1.2.2 接种 将所有检样直接接种于SS、EMB、血平板、HE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山梨醇麦康凯、Baird-Parker平板。

    1.2.3 增菌培养 所有检样接同时接种于GN增菌液、MM增菌液、肉汤增菌液、7.5 %氯化钠肉汤、碱性蛋白胨水,按规定时间、温度培养。

    1.2.4 生化特征鉴定及形态学检查 挑取平板上生长的优势菌落首先做常规生化鉴定而后做系统生物学特征鉴定。同时进行形态学检查。

    1.2.5 变形杆菌菌数测定 将剩余食物检样悬液做10倍递增稀释, 各取1:100、1:1000、1:10000、1:100000倍稀释液 0.1mL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底部凝结水中,经 37℃ 18 -24 h,以出现弥漫生长的最高稀释度乘以10为变形杆菌的最近似数。

    1.2.6 拮抗试验 食物中毒不同来源的检样中检出的变形杆菌可疑菌株, 点种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 经 37℃ 18-24 h观察结果。

    1.2.7 患者血清凝集试验 用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的普通变形杆菌或奇异变形杆菌为菌株, 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液 (约10亿个/mL)与患者的发病初期及2周后所采集的双份血清做凝集试验,测定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 同时选择健康人群血清作对照。

    1.2.8 动物试验 将家兔分为两组,实验组两只,对照组两只。取收集到的可疑食物标本和分离出的变形杆菌分别喂养实验组家兔,对照组家兔正常喂养。

    2 结果

    2.1 菌株分离情况 18起食物中毒致病因子变形杆菌的分群: 5起为奇异变形杆菌, 13起为普通变形杆菌。

    2.2 培养特性 在GN增菌液、肉汤增菌液中变形杆菌阳性样本呈均匀混浊生长,表面有菌膜,肉汤增菌液生长迅速、管底有沉淀。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在营养琼脂菌落呈蔓延生长;在 EMB平板上,该菌菌落灰白色、扁平,菲薄并融合成薄膜状;在SS平板上,该菌呈现单一的产硫化氢 (H2 S)的菌落生长,菌落扁圆形,中心稍厚,有臭味和黏性;在血琼脂上,该菌呈迁徙生长,并弥漫成同心圆形波纹状薄膜, 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有特殊的生姜味,并呈现出草绿色溶血。在 HE平板上能形成独立菌落,似向外扩散趋势,扁平、湿润、边缘薄半透明或透明, 一般中心稍厚黑色,其中曾出现一次培养48h才产生 H2S。

    2.3 镜下形态 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多形态性,有呈长丝状、球杆状、球状,以球杆状为主,散在排列。

    2.4 生化特征 挑取各平板上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经培养见斜面为红色,不分解乳糖,底层黄色有气泡 (产酸产气),中间为黑色 (产 H2S),下层混浊 (有动力)。

    经做系统生化反应,普通变形杆菌的生化反应见表 1。

    2.5 变形杆菌菌量 18起食物中毒中食品检样的菌量结果: 凉菜间阳性食品份数中 104-106cfu/g为 7份, >106cfu/g为12份, 冰箱阳性食品菌量均 >106cfu/g。

    2.6 拮抗试验 18起确定的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中,经观察,不同来源的同一型菌株, 菌落交界处无明显的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均无拮抗现象发生。

    2.7 凝集试验 18起中毒中共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液样品 75人份, 恢复期血清 57份。急性期的血清抗体滴度为 1:4 -1:8 ,恢复期的血清抗体滴度为 1:16 -1:48 ,均增长4倍以上。健康人血清抗体滴度为阴性。

    2.8 动物试验 实验组家兔在进食后 2 h出现竖毛、寒颤、腹泻等症状。对照组动物反应正常。

    3 讨论

    通过对近十年来庄河市食物中毒资料分析发现,由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占庄河市所有发生的食物中毒的第一位。从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来看, 它提供不了具有鉴别论断价值的信息, 因而很容易造成漏检,导致食物中毒原因不明。确认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须有完整的实验依据。变形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腐物寄生,其中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摩根氏变形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 它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中毒机制是由于食入大量活菌和该菌产生的耐热肠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被污染的食物经口传播,特别是熟食保存不当或食品加热不彻底, 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经口进入消化道而发病。我市确定的 18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引起。

    我们在所测定食物中毒相关样本中的变形杆菌计数在104cfu/g以上, 具备了感染致病的菌量;动物实验的结果也显示,感染菌有一定的毒力, 构成了对人致病的可能;病人的血清抗体滴度测定提示了分离菌与病人血清抗体的同一性;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测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