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7年第12期
编号:13251560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7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7月产后出血患者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的应急处理能力,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防治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2-03-0-01

    产后出血有許多情况是不能预知的,有资料报道,因产后出血致死者中,约2/3没有明确的危险因素,突然发生,并且来势凶猛,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观察,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果断地作出处理决定。根据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抢救方案,如无条件处理者,及时采取措施,在作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及时转诊。现对我院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制订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产后出血18例,年龄22-38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6例;系统参加产前检查的9例,产检1~3次的4例,从未产检有5例。

    1.2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1.3 方法 观察内容: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

    2结果

    2.1 产后出血原因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因素可共存或相互影响。18例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8例,占44.4%;胎盘因素5例,占27.7%;软产道损伤4例,占22.2%;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5.5%。

    2.2 导致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

    2.2.1 流产史 包括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及引产史。18例中,14例有流产史,占产后出血比率77.7%,无流产史为4例,占产后出血比率为22.2%。

    3讨论

    3.1 有产后出血倾向者:产后应建立静脉通路,待胎儿娩出后及时静滴催产素。产后及时检查有无胎盘残留。产后2h内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特别重要,如子宫的高度、膀胱是否充盈、阴道出血量,监测血压、脉搏,产后2小时内不能离开产房。

    3.2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及时处理:首先要明确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产后出血的产妇时,医护人员需密切配合,医生判断要准确。熟悉产妇病情,医护人员准确快速的完成抢救工作,明确抢救程序,充分准备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性能良好,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3.3 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倡自然分娩。鼓励每一位产妇树立信心,消除产妇恐惧焦虑等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同时密切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变化,减少人为的手术机会,提高手术技巧,减少出血机会。

    3.4 产后出血的预防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减少人工流产。加强产前检查,治疗妊娠期合并症,减少产后出血诱因;预防性应用缩宫素能减少产后出血达40%。加强产后2h内观察对防治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对存在产后出血潜在高危因素的孕妇要引起重视。

    3.5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要求从婚前教育、孕期保健、产时保健及产后24h内的观察和处理,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及时,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丁光勤.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附12例临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ll,18(1):52.

    王改改,陈芳琴.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6):163-165., http://www.100md.com(马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