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64961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放化疗治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第8期
     【摘 要】目的 观察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放化疗治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6例,参照组行序贯放化疗治疗,实验组行同期放化疗治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血液、肺部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肾、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序贯放化疗治疗,同期放化疗治疗血液及肺部毒副反应较多,但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肺癌是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吸烟、电离辐射、遗传、肺部感染等都可能会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但很多患者发现时病情进展已到晚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1]。老年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减退,抵抗力很差,对毒副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度[2。为观察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放化疗治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了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6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9.21±6.37)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9-83岁,平均年龄(68.97±6.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被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的患者;我院伦理委员会准许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类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患者;合并原发性精神疾病的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行序贯放化疗治疗,实验组行同期放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化疗方法如下:将顺铂用量设置为75-90 mg/m?,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周期首日对患者进行一次滴注,后将紫杉醇用量设置为135-170 mg/m?,对患者进行经脉滴注,治疗周期首日对患者进行一次滴注,一个治疗周期共三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4-6个周期的治疗。放射治疗方法如下:将原发病灶、同侧肺门、纵膈作为八区,对患者进行三维放疗,通过常规的分割方法,剂量保持在2.0 Gy/ 次,总剂量为60-75次,每周进行五次放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毒副反应主要发生在患者的血液、肺部、胃肠道、肾及神经系统中,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1)完全缓解:靶病灶全部消失,肿瘤完全消退,未复发时间超过四周。(2)部分缓解:靶病灶的直径之和减少幅度超过30%,未复发时间超过四周。(3)稳定:靶病灶减少幅度低于50%或增加幅度低于25%。(4)进展:新病灶出现或肿瘤增大幅度超过25%。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4.61%,肺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57.69%,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3.08%,肾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4.62%,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2.31%;参照组患者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2.31%,肺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6.92%,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9.23%,肾部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77%,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8.46%,实验组血液、肺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肾、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治疗效果为完全缓解的共9例,部分缓解的共7例,稳定的共6例,进展的共4例;参照组治疗效果为完全缓解的共3例,部分缓解的共5例,稳定的共11例,进展的共7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1.54%(16例),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0.77%(8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肺癌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治疗方式都很难对肺癌细胞进行车堵的清除,而且老年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刺激性的治疗方式显然并不合适。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化疗,但传统的化疗方式是比较单一的,不管是生存率还是病症的缓解率都是比较低的,对癌细胞的扩散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很多患者在化疗后仍会出现病灶转移或复发的情况,极易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作为局部治疗的方式,放疗单独使用的几率是很少的,因为腺癌对射线没有较高的敏感性,单独的治疗效果较差,临床一般将其与化疗进行结合[3]。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和放疗。临床将其分为序贯放化疗、同期放化疗、交替放化疗三种类型,序贯放化疗是指先行放疗后行化疗,同期放化疗则是同时进行化疗与放疗[4]。肿瘤细胞存在较强的特异性,不同的治疗方法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若只进行单纯的化疗和放疗,无法全部杀灭肿瘤细胞,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同期放化療对此进行了弥补,在协同作用的情况下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百拇医药(范习刚)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