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下旬刊》 > 2020年第3期
编号:13427041
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第3期
     【摘 要】目的:探究在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主要对2016年10月份之后-2017年12月份的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脊柱骨折患者诊疗记录分析,并将其中的56例患者纳入研究中。在进行研究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且两种患者的数量均为28例。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在护理后依据患者的診疗记录以及相关的信息统计护理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在对护理效果统计时,研究组的几率较高。在对依从性统计时,研究组的几率较高,数据探究p<0.05。结论:在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在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脊柱骨折;临床护理工作;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

    由于骨折病症的特殊性,在临床中对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是在治疗后,由于骨折创口以及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且对患者的身体也造成其它的影响,可能由于创口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引发感染的症状[1]。因此,在手术治疗后要给予患者护理,巩固治疗的效果。但是在护理期间由于疼痛感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进一步影响其护理的依从性。为了探究在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作用。本文探究在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作用。对2016年10月份之后-2017年12月份的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流程如下:

    1 实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实验研究常规资料

    主要对2016年10月份之后-2017年12月份的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脊柱骨折患者诊疗记录分析,并将其中的56例患者纳入研究中。在进行研究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数量均为28例。在对患者的性别统计时,研究组男性与女性的数量比为15:13,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数量比为16:12。在对患者的年龄统计时,研究组年龄最大与最小分别为81岁与19岁,中位年龄为(35.61±3.57)岁。对照组年龄最大与最小分别为79岁与22岁,中位年龄为(37.56±4.31)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资料不统一,但数据探究p>0.05。

    1.2 方法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病症常规的检查与评定,依据患者病症给予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运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健康教育,如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指导手册等。

    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治疗时,指导患者与家属办理入院治疗手续,协助其经入院生活的安排,以及对医院中环境的熟悉等。指导患者信息各项检查。对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及基本信息详细的记录,积极的与患者家属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患病部位、患病时间、致病原因等基本信息。并且基于此,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入院治疗期间[2],基于健康教育方案,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主要是因为骨折创口与手术创口等因素会导致患者消极的心理,进一步影响患者护理依从性。因此在对患者护理时,应该积极的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方式、治疗后的临床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的危机感与预防心理。并向患者讲解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加以部分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3]。

    1.3 评价标准

    在护理后依据患者的诊疗记录以及相关的信息统计护理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2 结果

    在对护理效果统计时,研究组护理效果有效、缓解以及无效分别有患者19例、8例以及1例,对照组护理效果有效、缓解以及无效分别有患者13例、11例以及4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的患者分别有27例与24例,护理总效果分别为96.43%与85.72%。研究组的几率较高。数据探究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统计

    在对依从性统计时,研究组依从性中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以及不依从分别有17例、9例以及2例,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中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以及不依从分别有12例、11例以及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的分别有26例与22例,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2.86%与78.57%,研究组的几率较高,数据探究p<0.05。

    3 讨论

    骨折病症是在临床中发生几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并且在对患病的人群与患病部位分析时并没有显著的特征。相对来说,老年人与儿童出现骨折症状的几率相对较高。在对患病原因分析时,骨折病症出现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对身体的重大压力或者撞击力等造成[4]。在临床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骼碎裂以及变形,并且部分病症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等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对于骨骼病症患者应该在出现的初期阶段及时的给予患者高效的治疗方法缓解病症,并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方式,促使患者运动功能以及其他基本身体功能的恢复。

    在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在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曹微.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32):185-186.

    肖传碧.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双足与保健, 2018, v.27;No.187(05):142-143.

    吾吉提·海沙尔. 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3).

    肖艳平.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 医学信息, 2016, 29(29):106-107., http://www.100md.com(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