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 > 信息
编号:13471760
如何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7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明显增多了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等慢性病的罹患比例,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随之上升。高血压脑出血一旦发病,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预后差,有较高的并发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加之康复过程漫长,受出于对远期生活质量的担心,及经济、家庭、社会因素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分析不良心理的特征,展开个体化干预,是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推动机体康复进程的关键。

    一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及干预基础

    近年来,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加之现代医学的进步,在对疾病展开护理时,除关注生理健康外,对精神、心理、社会健康也有了充分重视。医疗模式从最初的“以疾病为中心”已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重视开展生物-社会-心理医护模式,对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意义显著。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急危重症,有较高致残和致死率,可引发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后遗症,明显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使患者身心负担加重。故在发病后,患者多有失落、焦虑、绝望、抑郁等不良心理出现,上述负性情绪,反过来又可对心率、血压造成不良影响,进而阻碍到康复进程。故在开展积极医护的基础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