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
编号:13471330
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7
     【摘 要】目的:分析宫腹腔镜治疗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5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2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控制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结果:两个组别术后即刻、24h血糖值、成功妊娠率、复发率、肌瘤残留率等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结论:宫腹腔镜治疗糖尿病子宮肌瘤伴不孕患者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妊娠率,减少复发和肌瘤残留,稳定血糖值,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宫腹腔镜;糖尿病;子宫肌瘤;不孕;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

    在临床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较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多发于育龄期女性,该病症一旦发生,则会导致子宫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1-2】。在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的过程中,目前常用方法为手术,一旦患者合并糖尿病,则采取常规手术不利于其术后恢复【3】。本文即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5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25例,即分析了宫腹腔镜治疗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5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25例。统计基础信息:实验组年龄值为26-40(33.5±2.4)岁。控制组年龄值为25-42(34.6±2.9)岁。两个组别比较分析基础情况发现P>0.05,二者未表现出差异,说明可比较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其中控制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即行气管插管全麻,将长约6-12cm的横行切口作于耻骨联合上方约3-4cm处,若子宫肌瘤存在蒂,则需钳夹、切断蒂部,并缝扎;无蒂者以环状切口剔除子宫周围,若肌壁间存在肌瘤,则在底部子宫切口或肌瘤表面注射20U血管加压素+500mL生理盐水,以控制出血量。纵行或横行切开肌瘤表面子宫壁及假包膜,将子宫假包膜采用Allis钳夹住,在肌瘤与包壁间剥离肿瘤,之后采用1-0可吸收线缝合瘤腔,可根据其深浅情况进行缝合,缝合两层或三层,且呈兜底、间断缝合。而实验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具体为: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采取脚高头低截石位,行三孔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保持气腹压为13-15mmHg,将子宫肌瘤包膜在置入腹腔镜后切开,并实施钝性分离,然后切除肌瘤,对切口部位行电凝止血和全层缝合。将肌壁间肌瘤经宫腔镜切除,膨宫介质采用5%葡萄糖溶液,向患者子宫内缓慢置入宫腔镜,将膨宫压力控制在17-21kPa,将子宫肌瘤在宫腔镜下行电切法切除,电凝功率控制为60W,功率为80W。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术前、术后即刻、24h血糖水平、妊娠结局(成功妊娠率、复发率、肌瘤残留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处理中,使用工具为SPSS19.0,结果以P<0.05进行差异评定,卡方可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而T值可处理分析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两个组别血糖水平观察对比

    如表1,两个组别术后即刻、24h血糖值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而术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两个组别妊娠结局观察对比

    如表2,两个组别成功妊娠率、复发率、肌瘤残留率等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

    3 讨论

    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如果其肌瘤处于肌壁间或者黏膜下,则极易引发子宫异常形态和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其规律收缩,从而严重影响精子正常活动和受精卵的正常着床。一旦患者发生盆腔粘连,则会扭曲输卵管,从而引发不孕症状。针对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近几年微创手术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其优势在于恢复能力强、美观性好、创伤小、安全性高等,是一种常见微创手术,在治疗单发肌瘤、浆膜下肌瘤、中等大小肌瘤方面应用广泛【4】。在切除子宫宫角部肌瘤的过程中,手术切口以纵行切口为主,其可有效避免发生输卵管堵塞。而对于伴有不孕的糖尿病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其存在较大的手术难度,因此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对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并加强B超监护,以避免发生子宫穿孔的情况【5】。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术后即刻、24h血糖值、成功妊娠率、复发率、肌瘤残留率等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可以发现,宫腹腔镜治疗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宫腹腔镜治疗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妊娠率,减少复发和肌瘤残留,稳定血糖值,值得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桂梅.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作用及妊娠结局观察[J].糖尿病天地,2019,16(7):104.

    [2] 牟万珍,刘春风.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作用及妊娠结局观察[J].糖尿病天地,2019,16(5):125.

    [3] 郭亚洁.糖尿病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8-10.

    [4] 张思环.腹腔镜下盆腔黏连分离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缩宫素不良反应1例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297-5298.

    [5] 冯玲玲.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10):793-795., http://www.100md.com(陈糕)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