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16
编号:13768101
一起丙烯酰胺中毒事件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16
     [摘要]目的:调查某公司一生产车间操作工丙烯酰胺中毒事故,分析中毒的可能原因。方法:对9例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患者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临床分析。结果:劳动者的手、足皮肤污染是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保证生产管道的密闭化和劳动者隔室操作,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中毒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职业中毒;调查分析;诊断处理

    丙烯酰胺溶于水、甲醇、丙酮,是用于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单体,主要应用于合成聚丙烯酰胺塑料、地下建筑堵水灌缝、油漆生产、化工生产及用作化妆品添加剂等。国内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报道丙烯酰胺中毒病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丙烯酰胺所引起的职业人群神经毒性危害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6-8月某公司先后有12例丙烯酰胺作业工人,因四肢麻木、手掌皮肤多汗来我中心住院诊断治疗。现将现场调查情况和临床资料及分析报告如下。

    1现场卫生学调查
, 百拇医药
    1.1作业人员及生产工艺2009年6月21日对该公司作业场所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12例丙烯酰胺作业工人均为男性,年龄为21~35岁,平均27.64岁,来自同一生产岗位,本职工龄为0.92~6.75年,平均3.12年。该作业场所共15名操作工,3人一组,实行“5班3倒”制,每班工作8h,每月上班20d左右。丙烯酰胺生产车间面积约为50m×30m,高约15m,顶部设有4个约1.5m×1.5m排风扇口。生产过程大致为:丙烯腈中加入水和催化剂生成丙烯酰胺。管道化生产,每天产量约70吨。工人通常在控制室操作,也会进入反应室和车间取样分析、拆换过滤袋和成品灌装。每人每班取样1~2次、拆换过滤袋1次,每次接触时间l0~30min不等;白班灌装1次,接触时间为2~3h,夜班无灌装任务。

    1.2污染及个人防护车间曾因CT2、CT3泵出口处管道裂缝以及CT3罐顶部的排风管不畅而发生过丙烯酰胺泄漏和溢出;另外,维修活动中也有少量丙烯酰胺泄漏现象。进入反应室和车间取样分析、拆换过滤袋和成品灌装时,会发生丙烯酰胺液体溅出或外溢后沾染工作服及皮肤现象。工人进反应室和车问操作时身穿普通棉织工作服,佩戴全面罩过滤式防护呼吸器、安全防护目镜、耳塞和长袖高效耐酸碱工业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器的过滤罐为MSAAU-ER89ABEK2Hg/St型,每人每月至少更换1次过滤罐和防护手套。对劳动者所在岗位丙烯酰胺监测结果为<0.01mg/m3。
, 百拇医药
    1.3临床资料

    1.3.1自觉症状12例患者自觉症状大致相同,头晕8例,乏力8例,四肢麻木12例,手掌多汗8例。

    1.3.2神经系统检查12例患者l例出现双下肢袜套样痛觉减退,2例患者出现肢端震动觉减弱,膝反射消失4例、减弱1例,跟腱反射消失5例、减弱3例,闭目难立征1例阳性,肢体肌力Ⅳ级2例、ⅴ级9例,1例患者出现小鱼际肌及掌骨骨间肌萎缩,1例无明显阳性体征。神经-肌电图检查均表现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

    1.3.3其他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和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电解质、全胸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双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1.4诊断及处理

    1.4.1诊断根据患者接触丙烯酰胺的职业史和临床表现,结合作业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依据GBZ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由3名具有诊断资格的医师共同诊断,12例患者l0例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轻度中毒,2例诊断为观察对象。
, http://www.100md.com
    1.4.2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能量合剂静滴、维生素B1和甲钴胺肌注,1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2讨论

    丙烯酰胺为神经性毒物,具有高度水溶性和较强的渗透性,主要经呼吸道、皮肤黏膜进人体内。低浓度长期和高浓度短期接触丙烯酰胺,可导致神经系统主要是周围神经的损害。丙烯酰胺中毒患者主要见于生产和使用其单体的作业者,尤其易发生在通风不良和缺乏个人防护时。本文中的9例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轻度中毒患者来自同一生产岗位,发生率高达66.7%。

    根据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报告,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但当工人进入反应室和车间取样分析、拆换过滤袋和成品罐装时,时有丙烯酰胺液体溅出或外溢后沾染工作服及皮肤;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管道焊缝开裂、空气管道的堵塞、管道接头处泄漏、滤网、垫片等故障而发生丙烯酰胺泄漏,沾染工作服及皮肤,常常不能及时处理,导致丙烯酰胺通过皮肤进人人体而产生危害。或者通过手套、鞋渗漏,长期不洗,长时间积累又污染了手足。所以,劳动者的手足皮肤污染是中毒的主要原因。
, 百拇医药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有效的预防措施,作业场所应注意设备密闭和局部通风。劳动者应穿长袖工作服、长筒胶靴及橡皮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丙烯酰胺。公司必须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职业中毒的事件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廉保全,胡沛,石淑霞.丙烯酰胺职业危害调查[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2(5):502-503.

    [2]王爱红,夏照林.丙烯酰胺危害健康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534-1535.

    [3]于素芳,谢克勤.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研究概况[J].毒理学杂志,2005,19(3):242-244., 百拇医药(黄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