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17
编号:13765949
64层CT血管造影诊断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梁明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其中拟诊后循环缺血31例,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技术进行重建,轴位像测量血管直径。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标准进行血管狭窄度分级。所有患者均进行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96例患者192支椎动脉,颅外段、颅内段成像无伪影血管分别为168支(87.50%)、156支(81.25%),成像质量优良血管分别为188支(97.92)%、188支(97.92%);96支基底动脉,无伪影血管81支(84.38%),成像质量优良95支(98.96%)。(2)31例后循环缺血患者,CTA与DSA比较总符合率95.6%,Kappa值:0.935(P<0.001)(K≥0.75,一致性极佳);CT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总敏感性100%,特异性97.78%,阳性预测值97.87%,阴性预测值100%。结论:64层CTA对椎基底动脉总体成像质量较高,在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判定中,64层CTA与DSA相比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筛查手段。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狭窄;CTA

    脑血管病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仅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但其危险性及危害性较前循环高。动脉粥样硬化是PCI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及动脉狭窄对后循环缺血的预防及治疗和降低卒中致残率、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2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例96例,其中男性62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