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367698
穴位注射治疗腹腔镜胆囊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张莹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45-01

    穴位注射即水针,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术后恶心呕吐是腹腔镜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更有效的治疗腹腔镜胆囊术后恶心呕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采用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胃复安两种方法进行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患者60例,均为各种良性胆囊病患者,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呼吸机控制呼吸,全麻用药相同.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8岁;胆囊结石28例、慢性胆囊炎22例、胆囊息肉10例。按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先后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1.2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内关穴注射胃复安止吐;对照组30例,采用肌肉注射胃复安止吐。于注射后15分钟、30分钟分别评定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取一侧内关穴位(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用2ml无菌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液10mg常规消毒皮肤后垂直刺入穴位2~3cm,先行提插5~10s,使局部有酸、胀等感觉,回抽无血即可注射。对照组: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1.3疗效评价:按照WHO的标准进行评定[2]。 Ⅰ级:无恶心、呕吐;II级:轻微恶心,腹部不适,但无呕吐;III级:有恶心、呕吐时无胃内容物呕出;IV级:严重呕吐,有胃内容物呕出,并且难以控制。用药后Ⅰ级为显效、 II级为有效、III级、IV级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3.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机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机制比较复杂,涉及5HT3、多巴胺、胆碱能、阿片等多种受体共同参与,主要是由于外科手术操作(腹腔CO2气腹后腹内压升高、冲洗),麻醉用药,各种应激等因素所致胃动素大量合成释放,引起胃窦、胃体与小肠不同步的胃肠移行运动复合波活动,形成胃体平滑肌不规则收缩、痉挛。

    3.2胃复安药理学作用:本药为多巴胺受体阻断药,其结构类似普鲁卡因胺,但无麻醉和心脏作用,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和胃肠道兴奋作用。本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中的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使传入自主神经的冲动减少,从而呈现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同时,本药可抑制胃平滑肌松弛,促使胃肠平滑肌对胆碱能的反应增加,使胃排空加快,增加胃窦部时相活性,同时促使上部的小肠松弛,因而促使胃窦、胃体与上部小肠间的功能协调。食管反流减少则由于本药使下食管括约肌静止压升高,食管蠕动收缩幅度增加、因而使食管内容物廓清能力增强所致。

    3.3中医认为“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络三焦,通于阴维脉”。现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实践表明,内关穴位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针刺内关穴可以调整内分泌功能,可以调整肾上腺素及血管加压素,能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胃肠运动,解除胃痉挛。刺激内关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减轻症状效果较好,是国外运用针刺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重点穴位之一。而 Wang[3]等的研究发现,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术后恶心呕吐与静脉注射止呕药达哌啶醇具有相同的效果。

    采用胃复安内关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 因针的机械刺激加上药物本身的作用, 能提高穴位的兴奋传导, 激发经络与药物的协同作用, 通过药物刺激穴位, 增强药物的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气血,改善脏腑功能[4]。故内关穴注射既发挥穴位的特异作用,也发挥药物的特异作用。通过两组对比显示,穴位注射治疗腹腔镜胆囊术后恶心呕吐具有较好效果。

    4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4.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4.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质量等情况。

    4.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4.4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

    4.5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若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

    4.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4.7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不宜作穴位注射。

    参考文献

    [1]华中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8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