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367810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郭秋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使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手段,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含5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尿激酶治疗,针对观察组进行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好,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与左室射血分数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选取阿替普酶,实行静脉溶栓治疗,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12-01

    为进一步研究临床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含50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尿激酶治疗,针对观察组进行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合并糖尿病,41例合并高血压,病变部位:5例右室,62例前壁,33例下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含50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36-78岁,平均年龄:66.5岁;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37-76岁,平均年龄:66.3岁。溶栓适应症:心电图呈现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图形,相邻导联中至少有2个出现0.1mv以上的ST段抬升;患者出现缺血性胸部疼痛,且痛感持续在0.5h以上,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无缓解;患者发病时间限制在24小时之内;肌酸激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超过正常值的两倍,肌钙蛋白检测呈现阳性[1]。临床溶栓再通的标准是: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峰值提前时间短于14小时;患者伴随再灌注心律失常;胸部疼痛得到缓解或者治愈;进行溶栓治疗后,在2小时内患者最大异常导联出现S-T段大幅下降,幅度超过50%[2]。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症状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针对对照组进行尿激酶治疗,针对观察组进行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具体方法为:针对对照组50例患者,利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尿激酶(120万U),进行静脉注射,将药物在30min内注射完毕。针对观察组50例患者,选取阿替普酶(8mg)进行静脉推注,限制时间2min,然后选取42mg在1.5h内完成静脉滴注[3]。所有治疗均持续2天。进行疗效评价时,将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无效:患者的心梗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有效:患者心梗症状得到缓解,仍伴随部分疾病体征,或者病情显著好转/痊愈。在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疗前疗后的LVEDD与LVEF水平变化。

    1.3统计学方法: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