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炎症 > 面神经麻痹(面瘫、Bell麻痹)
编号:13549676
针灸合中药治疗面瘫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6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17-01

    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歪嘴风”、“吊线风”、“口?”、“口痹”,是以口眼歪外一侧,眼睑闭合不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病起突然,多在睡醒时发现一侧面部呆板,麻木,瘫痪,不能皱眉蹙额、鼓腮、示齿,口角向健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露睛流泪,额纹变浅或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进食时液体从口角外流,食物残渣易滞留于齿颊之间,可有头痛或头晕,眼干或口干,耳鸣或听力下降,味觉减退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共42人,男10人,女32人,年龄最大75岁,最小36岁,其中20-40岁2人,40-60岁10人,60岁以上30人。

    2 辩证与治疗

    2.1 辨证论治

    面瘫前1周多为急性期,大多数患者可觉上述面部症状加重。此阶段,病位多在表,方以解表为主,辨证后使用中药汤剂加针灸治疗。1周后多为恢复期,临证以扶正兼顾祛邪为治法。

    2.1.1 风寒入络,闭阻经脉证

    此证患者多有面部受凉、受风史,发病后口角歪斜,觉恶风寒、头项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方选麻黄汤或桂枝汤、葛根汤,临证加减。

    2.1.2 热毒侵袭,闭阻经脉证

    此证患者多有耳部、面部肿胀,耳心疼痛难忍,部分患者可出现耳部疱疹,少许患者可无疱疹出现,逐渐出现口眼歪斜,并兼有耳鸣重听,口苦,舌紅苔黄腻,脉弦滑等证。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为主,方选普济消毒饮等清热方剂,临证加减。

    2.1.3 气血不足,血虚生风证

    此证多见于年老体虚患者,或面瘫恢复期。患者因病程日久,或长期劳倦,或脾胃功能较弱气血生化不足,至气血不足,正气亏虚,血虚而内风妄动,风袭经络,故见口眼歪斜,唇色暗淡苔白,脉浮缓无力。治以补气疏风通络为主,方选补阳还五汤合防风汤,临证加减。

    2.1.4 阴虚风动,肝阳内扰证

    此证多见于睡眠质量不佳的中老年,或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的中青年,此类人群易出现阴液亏虚、精血不足,阴阳失衡而见虚阳内生、肝风内扰、迫血妄行,而出现经络淤阻,致口眼歪斜。多证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耳鸣眼涩,舌质暗红脉细数。治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方选镇肝熄风汤。

    2.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显著,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1】。在选取穴位时,应先辩证论治,掌握疾病的证型后依证选取。面瘫前1周为急性期,此阶段,病位多在表,针刺穴位不宜多,针刺不宜过深,手法不宜过重。恢复期,病位多在里,宜针与灸相结合。

    治法:祛风通经活络。取手足阳明、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翳风、合谷

    配穴:人中沟歪斜加人中;鼻唇沟歪斜平坦加迎香;颌唇沟歪斜加承浆;耳心疼痛加听宫;眼睑闭合不全加攒竹、丝竹空;风寒袭表加风池;热毒雍盛加曲池或大椎放血;气血不足加膈腧、血海;阴虚加三阴交、阴陵泉。

    方义:阳白、太阳、地仓、颊车均可疏通局部经络,行气血,润筋肉;翳风可祛风除邪;合谷乃循经取穴,也寓“面口合谷收”之意。

    刺法:地仓颊车急性期宜透刺,恢复期可选用排刺针法,即地仓、颊车中间可匀直刺2针。以上诸穴均毫针刺,初期用泻法,恢复期可用补法,可加灸。

    3 疗效观察与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口角无歪斜,眼睑闭合可,鼓腮、皱眉蹙额、示齿可,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正常,与健侧完全相同;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眼睑闭合可,皱眉蹙额可,鼓腮、示齿稍差。

    3.2结果病程与疗效的关系:1-2周痊愈6人,2-4周痊愈25人,4周以上45日以下痊愈9人,显效2人。

    4 讨论

    面瘫在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急性起病,并且多在3天左右达到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如病侧闭目、皱眉、示齿无力,以及口角向对侧歪斜,可伴有病侧而后疼痛或乳突压痛。根据面神经受累的部位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不适感。面瘫在中医辨病是风邪中面部经络,闭阻经脉,致面部气血不能正常运行,经脉失养,发则口眼歪斜,不能皱眉蹙额,早期辨证使用中药解表,恢复期合扶正及扶正兼顾祛邪治法,大多患者恢复可。诊疗过程中一定区别周围性面瘫及中枢性面瘫,后者多伴有肢体偏瘫等,经过治疗后多遗留肢体运动障碍,前者大多可治愈。其他治疗方法,如推拿[1]、拔罐[2]、皮肤针[3]、穴位贴敷[4]、穴位注射[5]、放血疗法[6]等也取得不错疗效。

    参考文献

[1] 甄德江:主编《针灸推拿学》[Z]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301-302

[2] 于芳:拔罐疗法为主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57

[3] 范洁,盛荣根,林强,章家福: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与时间相关性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4(3):51-52

[4] 陈艺:皮肤针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49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7,5(2):15-16

[5] 陈华:针灸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治疗面瘫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中医中药,2017,4:120-121

[6] 左进红,兰蕊,陈婧,何怡翰,刘少南,杨丽虹,冯梅,郭新峰: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Meta分析与GRADE评价[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4):3-4, 百拇医药(钟晓蓉 唐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口腔颌面部炎症 > 面神经麻痹(面瘫、Bell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