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必读(上旬刊)》 > 202010
编号:13805403
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期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10
     【摘 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期疗效。方法:选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6例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4%相对于对照组的81.39%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效果明显,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更安全、更高效,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丙戊酸钠;疗效欠佳;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93-0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属于重性范畴,患者由于自身状况的不同,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该病具有病情迁延、容易反复、治疗时间较长等特点,一旦发病,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神志不清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现象,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1]。据统计,大部分患者发病与家族史、工作以及生活压力、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现阶段临床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手段。现针对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期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6例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24例和19例,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年龄最大的为60岁,平均年龄为(40.86±3.48)岁,病程最短的一般在2个月,病程最长的一般在2年,平均病程为(9.65±1.07)个月;对照组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分别为:26例和17例,年龄最小的为17岁,年龄最大的在61岁,平均年齡为(40.36±3.16)岁,病程最短的一般在3个月,病程最长的一般在2年,平均病程为(9.45±1.02)个月,两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收PANSS测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奥氮平片(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5mg)治疗,口服剂量为:首次剂量为每次10毫克,每天一次,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若患者口服3天后,病情未发生明显变化,护理人员要遵医嘱将口服剂量增加至每次20毫克,每天一次,连续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395,0.2g)治疗,口服剂量为:首次将用药剂量控制在0.4克,每天一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克,连续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

    1.3 判断指标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冲动行为全部消失,PANSS评分降低>60%;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冲动行为明显减轻,PANSS评分降低>40%;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冲动行为未发生变化,甚至加重,PANSS评分降低<1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确认统计学方法并选择SPSS22.0进行分析,数据中的计量资料可以利用()代表,检查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可选择百分比表达方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每组数据对比后,如两者间的差异小于0.05,则该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4%相对于对照组的81.39%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如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以及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对患者的生活、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这就给临床治疗增加难度。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药物主要为丙戊酸钠。当丙戊酸钠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酶内的2C酶相作用,对体内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产生影响,强化人体大脑Y-氨基丁酸的传递,促进精神类药物与5-羟色胺受体以及多巴胺D2受体治疗的效应,使多巴胺以及其他神经递质在人体内体传导作用得以调节,从而改善患者精神方面的症状[3]。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给予早期疗效欠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效果明显,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更安全、更高效,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玉羽顺,谢顺青,马汉军.首发精神分裂症行丙戊酸钠治疗的增效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5):744-746.

    [2] 赵明勇,骆建忠,吴景竹,徐政权,王铁烽.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丙戊酸钠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9,48(24):4176-4178+4182.

    [3] 宋金鹏,祁鑫川.奥氮平片+丙戊酸钠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疗效欠佳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4):38-40., 百拇医药(曲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