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05
编号:13780178
用自我效能战胜病魔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05
     杨师傅自从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以后,不仅感到身体诸多的不适与痛苦,同时还引发了抑郁、焦虑的情绪。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杨师傅的血糖指标有所下降,但总有反复。而他所认识的一个病友病情恶化,让他对今后更漫长的治疗疗程,战胜疾病愈发丧失了信心,甚至对日常的生活、工作也失去了动力与信心。家人对他的情况也更加担心了……

    专家点评:

    杨师傅由于糖尿病出现了对生活、工作丧失信心的现象,其实是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现。自我效能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自我效能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是患者生活质量、情绪调节、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与控制状况呈高度正相关,说明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者在掌握控制疾病技能和学习相关知识上有比较好的效能,这也相应带来了较好的控制状态。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行为目标、思维模式、个人动机及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方式,而它的形成和改变主要受到四个方面信息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1)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操作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

    2)替代性经验: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以此信息形成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的判断和看法,这是一种间接经验。

    3)言辞劝导:某些个体在某些方面拥有较强的能力及社会影响力,其他个体可参考其建议、劝告及鼓励等方式判断自己的认识与能力,从而改变自我效能。

    4)生理和情绪反应:即人们在评估自己能力时,常依赖于当时的生理状况和情绪反应。比如,紧张、焦虑情绪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能力,而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能力增强。

    病例中的杨师傅由于治疗过程中血糖指标总有反复,自身没有体验到足够的成功经验,再加上朋友病情的恶化这一替代性强化以及紧张、焦虑的情绪,令他对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落到了谷底,以致自我效能感很低,反过来又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 百拇医药
    心理处方:

    提高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够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健康行为。面对像杨师傅这样对治疗、生活感到毫无希望的患者,我们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其自我效能,如使用激励的方法,提供社会支持,调动患者的潜能等,帮助患者积极地进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增强直接成功体验。

    制定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让患者进行饮食的自我管理,并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体会到症状减轻的愉悦感,从而增加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2)提供替代性经验。

    开办相关讲座,让血糖控制好的患者将自我管理的经验与其他患者分享,这种患者之间的交流更有说服力,能起到替代性强化的作用,从而提到自我效能感。

    3)加强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与家庭环境是自我效能建立于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属应当陪伴患者一同参与健康讲座等活动,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从而长期坚持自我管理。

    (编辑/王敏), http://www.100md.com(季琭妍 杨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