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6年第17期
编号:12953145
探讨糖尿病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7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099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应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案记录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内容输入准确性、诊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能让相关内容的输入准确性得以提升,让诊治效果得以有效保证,同时及时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进而让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能让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 糖尿病;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a)-0099-02

    糖尿病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加强预防和控制,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临床中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时,过往主要采用手工方式来管理和分析患者的病案治疗,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资料也并不完善[1]。门诊病案也散落在患者手中,进而影响患者的资料收集和病情观察。该院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案管理中,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60.5±1.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8.6±3.4)年。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案记录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硬件包括486型计算机以及EPSON系统打印机,软件部分则包括UCDOS中文平台和FOX数据库。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共由5个数据库组成,分别为糖尿病情况和个人资料数据库;糖尿病肾病数据库;糖尿病神经病变数据库;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脂代谢数据库;体表指数和心肺病变数据库。单个数据库所包含的内容为治疗情况、化验指标、发病情况以及诊断指标等,均需要对临床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并对相关字段进行设计。除此之外病案管理分析系统还设置有随访数据库,进而来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存储,不但能对患者近期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原始资料库。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版本较多,主要应用于研究、病房以及门诊机构,主要框架虽然一样,但是各自的应用程序存在存在差异,不仅能单独应用,各版本间也能进行病史资料的传递,进而来对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模块的特点和功能分析:①输入模块:选择全屏幕输入模式。为了让输入方式得以简化,让输入时间能有效缩短,所以将字符型数据量化,除了地址和姓名后,其他字符型数据均设计为数值型数据,结合提示来进行输入。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字段为400多个,各个数据库能形成单独的单位,不但能进行单个的选择输入,同时也能进行顺序输入,在对部分关键字段进行输入后,可以结合输入内容来对其他部分数据库进行自动补充或修整。当一个数据库输入完成后,能自行核对,进而来对数据输入的准确性进行检查,让数据输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以有效保证,数据输入正确后才能输入下一数据库。②检索模块:检索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住院号、门诊好、编号以及姓名在进行。因为存在模糊查询功能,所以通过姓名检索时不需要输入全名,所以能让检索的灵活性和成功率得以有效提升。③特殊功能模块: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一个特点就是特殊功能模块,其子程序包括正常值查询、系统维护、系统初始化、临床监控以及资料统计等。④打印系统:通过打印系统能更加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对患者资料进行打印存档,或者通过报告单的形式发放给患者,不仅能进行成批输出,同时也能进行单份打印。另外在临床监控、统计以及查询等模块中,也存在单独的打印系统,在程序使用期间,用户能根据实际需要来对资料进行输出。除上述的主要模块外,病案管理分析系统还包括部分小程序,如随访数据库的建立或删除、文件备份、密码设置等,进而让病案管理分析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得以充分保证。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内容输入的准确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为97.5%(39/40),内容输入准确性为97.5%(39/40),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为80.0%(32/40),内容输入准确性为82.5%(33/40),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实验组患者的内容输入准确性、诊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医学也在不断变化,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医学的每个领域,成为了现代医学中医院管理、临床、教育以及科研的主要成分部分之一[2]。国外在医学方面所引用的计算机系统较多,在糖尿病研究领域中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胰岛素剂量适应系统、神经网络式计算机系统以及血糖自我检测系统等。很多研究项目的开展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比如美国糖尿病协调所开展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控制实验,就是通过血糖自我检测系统来监测血糖水平,进而实现强化治疗的作用[3]。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时,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教育程序具有比较明显的创新性,通过实际操作让患者清楚自身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周围影响因素,让患者能严重遵守临床医务人员的治疗措施和健康指导。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计算机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储存和记录,对病情进行分析,并对代谢控制状况进行描述,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非常重要。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医学中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糖尿病的研究领域中,也存在和国外类似的计算机系统。病案管理系统主要是观察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相关临床指标,以慢性指标为主,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等,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来对治疗方案进行制定和调整,进而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如果能够和自我检测系统联合应用,则能更好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该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内容输入准确性、诊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病案管理分析系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能让相关内容的输入准确性得以提升,让诊治效果得以有效保证,同时及时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进而让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能让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绵炯,林秋强,许海钿.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9):195-197.

    [2] 朱秀梅.有关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指标体系调查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9):235-236.

    [3] 唐爱娟.浅谈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1Z):363.

    (收稿日期:2016-06-08), 百拇医药(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