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8年第17期
编号:13280736
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影响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70例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胰岛素泵治疗,实验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胰岛素情况、血糖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率、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 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重变化低于对照组,血糖变化、胰岛素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显著,胰岛素抵抗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a)-0075-02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较高,占糖尿病发病率的4/5以上,此类患者对应体内胰岛素出现紊乱现象,致使其对机体的作用较差,发病与遗传、年龄、种族等内在饮食和环境、生活方式等外界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型糖尿好发于肥胖人群,临床上早期症状不明显,仅伴有症状较轻的乏力、口渴等症状,其在临床上较难根治,多进行维持治疗,但此疾病患者大多胰岛素抵抗能力较差,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模拟机体内胰岛素分泌情况,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1]。该次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随机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其胰岛素泵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胰岛素抵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随机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诊断标准: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乏力、口渴等)和血糖监测结果,结合《糖尿病诊疗学》中相关的诊断指标进行诊断。入选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空腹血糖≥8.0 mmol/L患者,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患者,HbA1c≥6.5%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出现严重的心、肾等功能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Ⅰ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他急性并发症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实验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6.2±15.3)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9.53±8.43)岁,小学学历7例,初中学历8例,高中学历患者10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10例;高血压患者10例,高血脂患者12例,心脏病患者13例;体质量:25.59~28.69 kg/m2,平均体质量:27.14±1.83 kg/m2。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55.2±11.8)岁,病程2~22年,平均病程:(11.5±8.6)岁,小学学历9例,初中学历12例,高中学历患者10例,大专及其以上学历4例;高血压患者11例,高血脂患者12例,心脏病患者12例;体质量:25.63~28.72 kg/m2,平均体质量:(27.22±1.74)kg/m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对其饮食、运动等进行指导,对照组:胰岛素泵治疗,日初始总量:体重×0.44 U/d,基础量:日初始总量/24的一半为每小时的滴注速率;负荷量:剩余一半分别于每日3餐后作为负荷量泵入。实验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胰岛素泵治疗如上,二甲双胍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117),规格:0.5 g/片,口服,1次/d,0.5g/次。治疗2周[2]。

    1.3 观察指標

    观察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情况(胰岛素使用量、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变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腹泻、腹痛、恶心、厌食、低血糖)、血糖达标率、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组患者计量资料用t检验、(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变化、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血糖变化、体重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2。

    2.3 胰岛素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为(31.16±4.17)U/d、胰岛细胞功能为(0.21±0.23)、胰岛素抵抗指数为(2.11±0.52);对照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为(42.69±6.03)U/d、胰岛细胞功能为0.14±0.08、胰岛素抵抗指数为3.27±0.8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82,t2=2.226,t3=9.254,P<0.05)。

    2.4 血糖达标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29例,占比82.86%,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21例,占比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可明显的对血糖细胞进行控制,降低对胰岛细胞的损伤,发病机制为胰岛细胞受损、胰岛抵抗力能力降低,致使胰岛细胞对肝脏、脂肪等的灵敏性降低,在疾病初期高血糖造成的胰岛细胞异常是可逆的,在临床治疗中只要及时的就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3]。, http://www.100md.com(叶永兴 范良月 陆丽娜)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