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2010
编号:13841633
浅谈门诊糖尿病人治疗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2010
     4 合适的降糖药物选择

    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后如血糖仍不达标(FPG>6.1 mmol/L,2 hPG>7.8 mmol/L),则应起始药物治疗。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4.1 个体化原则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BMI指数、肾功能情况、有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预期寿命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制定对应的血糖标准。对于预期寿命较短、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血糖目标值要放宽,甚至可以达到15 mmol/L。因为短暂的高血糖对患者不会威胁生命,而严重的低血糖可以使患者丧失生命。对病情的评估很重要,不可轻视忽略。

    4.2 药物选择

    现降糖药物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双胍类、磺脲类、ɑ-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及胰岛素制剂。降糖药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医师一定要熟悉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理、降糖强度、半衰期、排泄途径、药物间相互作用等,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用最小剂量有效的调整好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二甲双胍现已成为口服药物基石[2],ɑ-糖苷酶抑制剂尤为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上述二种药物为首选基础用药,单药血糖不达标则可联合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等。磺脲类药物最大问题是低血糖、增加体重,故尽量选用缓释剂型。对老年患者尤其要避免使用格列本脲(优降糖),易引起持续性低血糖,既往因此危及生命的病例不在少数[3]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