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8年第23期
编号:11751600
曲阜师范大学教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23期
曲阜师范大学教职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病症,在我国感染率居高不下。我校医院每年对教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查体,自2001年开始进行HBsAg检查,全校教职工按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分为4组,分别观察其2001-2006年6年HBsAg阳性检出率,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曲阜师范大学2001-2006年所有教职工,每年均参加健康查体,年龄35-84岁,其中有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后勤人员、离退休人员。

    1.2方法空腹抽取静脉血液4-5 m1,分离血清后检测HBsAg,采用HBsAg胶体金法诊断试剂。检测试剂为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社会交往情况调查采用自拟问卷书面做答方式,问卷设定2个问题,一是每年每人社会交往中密切接触人数,并计算出各组的平均数值。密切接触是指共同进餐、握手、拥抱及其它肌肤接触情况。二是社会交往密切接触的人员,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并计算出各组中所占的百分率。

    2、结果

    2.1 6年各类人员HBsAg检测情况见表1,行政管理人员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人员,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除离、退休人员组外,其他3组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较其他组人员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社会交往情况调查见表2,行政管理人员每年密切接触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人员且以校外人员占多数(>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离、退休人员社会交往密切接触人数最少且以校内为主。

    3、讨论

    乙型肝炎是传染性较强的肠道病毒性疾病,其传播途径较为复杂,以往认为只能经血行传播,但从HBsAg携带者和家庭续发肝炎患者的调查资料来看,约90%以上患者无明确注射史,提示本病可通过非注射途径,由密切接触而感染。现已证明HBsAg除存在于血清外,还可在尿液、唾液、胆汁、乳汁、汗液、月经、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和分泌物中,其经消化道传播已完全证实,病毒入口后通过消化道粘膜破溃面,如口腔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病灶进入血行而发生感染。通过对我校6年查体结果分析证明了密切接触是乙肝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行政管理人员社会交往人数多,故而HBsAg阳性检出率也高,其中2005、2006年的阳性率还高于8.83%的全国平均水平,较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离退休人员社会交往活动很少,密切接触人员更少,且大多为校内人员,对乙肝病毒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所以其HBsAg阳性检出率小,且6年基本保持不变。我校全体教职工6年HBsAg阳性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3%),这可能是由于教职工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较好所致。

    针对目前的状况,要减少乙型肝炎病毒在我校的传播必须加强对教职工的乙肝知识及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教育,特别是对行政管理人员更要加强,要减少不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采取预防措施。我院对HBsAg阴性的教职工采取了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措施,以控制乙肝传播的势头,这是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乙肝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措施。此外还对HBsAg阳性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诊疗过程中全部采用一次性用品,家庭和工作环境定期消毒处理。, http://www.100md.com(郝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