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1期
编号:11750401
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预防妇科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1-0083-0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妇科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多部位栓塞。而肺栓塞常危及生命。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而手术应激、术后强迫体位、输液及各种引流管常限制病人的活动。我们采用术后6 h被动肢体锻炼,效果确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2008年的1010例子宫肌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年龄38~79岁,体重62~92 kg。1999~2003年的1722例子宫肌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子宫肌瘤1611例,卵巢癌、子宫内膜癌111例。年龄40~72岁,体重60~91 kg。两组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护理 采用的手术治疗为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切除术。术后两组病例均采取抗凝、溶栓等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6 h后取半卧位,12 h下床活动。实验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护理人员示范并为病人做下肢被动锻炼。6 h内以被动活动为主,6 h后以主动锻炼为主,两侧肢体交替进行。早期被动肢体锻炼具体方法如下:第1步,术后2 h操作者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并轻捏小腿肌肉,持续2 min。第2步。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持续2 min。第3步。术后3~4 h,病人肢体麻醉状态逐渐消失,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操作者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握四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连续。做20次。并鼓励病人主动参与足背及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第4步,术后6 h,增加翻身次数,取侧卧屈膝位,手掌环形按摩大腿,并协助做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连续做20次。
, http://www.100md.com
    1.3 结果 对照组发生DVT21例(左下肢17例,右下肢4例),其中15例有术中、术后下肢输液史;实验组发生DVT2例,均有术中、术后下肢输液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4~5 d发病11例,6 d后发病10例;实验组均在6 d以后发生。全部病例均于术后10~18 d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DVT形成的条件及病理生理因素 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高,静脉壁尤其内膜损害是DV了形成的要素。病人术中、术后卧床时间长,麻醉使下肢肌肉松弛,周围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创伤引起组织损坏,组织凝血因子释放。病人禁食、肥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均为高危因素。

    2.2 预防方法 (1)比目鱼肌静脉窦内血流是依靠肌肉的收缩作用而向心回流,故下肢血栓以小腿深静脉多见。采用按摩、挤压等方法使肌肉被动收缩增加血液回流。DVT左侧多于右侧,可能与左髋总动脉跨越左髋总静脉使之受压有关。术后6 h翻身侧卧,可减轻对左髋总静脉的压迫。通过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增加大腿肌肉的收缩,而足背屈可牵拉肌腱,有效地使腓肠肌、比目鱼肌发生等长收缩。(2)术后6 h绝对平卧,存在DTV形成的隐患。可定期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抬高下肢训练、更换体位、按摩下肢等。联合应用药物和机械性预防措施,可降低DVT发生。

    2.3 下肢输血与DVT的关系 术中连续检测血压,血压计袖带多置于上肢,下肢输液概率增加,术后连续输液。下肢制动,影响了肢体的主动与被动活动,故下肢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多。对照组中15例、实验组2例DVT病人均有术中、术后下肢输液史。建议尽量避免下肢输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预防DVT的发生。, 百拇医药(任重贤 崔玉凤 王艳英 张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