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766678
麻疹13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5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
     中图分类号 R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8-0031-02

    2007年11月-2008年4月,山东省乐陵市发生麻疹流行,我院为麻疹治疗定点医院,为此特设麻疹专科病房,共收治病人136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6例中男80例,女56例,最小年龄2个月,最大59岁,其中6个月以内30例,占22%;9个月-2岁40例,占12%;3-14岁24例,占29%;大于14岁66例,占49%。有接种麻疹疫苗史69例,接种史不详55例,无接种过麻诊疫苗12例。城区患者4例,城郊15例,农村117例。

    1.2 临床表现 136例均有发热,体温最高40.5℃,最低37.8℃,热程3-10 d;78例有不同程序的流泪畏光、结膜充血;110例伴卡他症状;58例有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至出疹时间为2-14 d,典型皮疹127例,不典型皮疹9例,2-3 d皮疹出齐,退疹后多有色素沉着,85例口腔颊粘膜可见柯氏斑。其中25例并发支气管肺炎,46例并支气管炎。
, 百拇医药
    1.3 辅助检查 白细胞正常35例,减少30例,增多71例,分类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酶学检查:心肌酶增高46例(占34%),肝酶增高58例(占43%),心电图检查异常12例(占8%)。胸片检查:52例(占38%)肺部出现不同程度改变,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及点片、斑片状阴影。每1例均进行血清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达90%。

    1.4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病毒唑治疗,补充水电解质,平衡代谢紊乱,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加用1-2种抗生素,加强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平均隔离住院9天,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我国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满8月龄,故8个月以内均未曾接种,该年龄组对麻疹的免疫力主要依靠自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未患麻疹的母亲增多,且随年龄增长其体内保护性抗体逐年下降或消失。本组资料提示我们,可考虑将婴儿的初种年龄提前至6月,同时对育龄妇女孕前加种一次麻疹疫苗。一般认为麻疹病毒自然感染后4-10 d抗体即开始上升,4-6周达高峰,1年后下降至1/4,如无麻疹接触史,15年后可降到1/16。麻疹疫苗接种获得抗体较自然感染消失得快。国外资料表明,基础免疫儿童在15岁以后免疫力基本消失,成为麻疹新易感人群。因此有必要在2岁时接种一次,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大年龄人群麻疹发病,可在14岁左右时再复种一次。
, 百拇医药
    农村的患者比例高,和麻疹预防知识了解及其婴儿营养状况欠佳导致婴儿抵抗力低是其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调查发现本市外出民工冬春季返乡人员多,接种人员少,自身抵抗力差,是这次麻疹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强麻疹卫生宣传,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对外来和返乡流动人口做好疫情监测,强调疫苗复种。

    麻疹的非流行季节发病容易漏诊和误诊,皮疹不典型,有的为红色丘疹,有的为猩红热样疹,有的似荨麻疹。故在流行区对于疑似病例应仔细体检,询问病史,观察病情。从发热到皮疹出现期间,易按上感等常见病处理,忽视隔离治疗。因此,对发热患者,尤其小儿,强调发热门诊、发热输液室、发热观察室的作用,重视隔离诊治,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流行。

    本组并发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共印例,占52%,心肌酶及肝酶改变分别占34%及43%,EKG变化不明显,大部分病人患者有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临床改变,麻疹是一种全身性迟发性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当人体感染病毒后,使T细胞致敏,引起细胞免疫反应,造成组织炎症和损伤,引起心脏和肝脏的组织损伤。因此在麻疹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并发症的出现,积极对症处理,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赵广利 李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