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15期
编号:11811329
一起水痘疫情暴发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5期
     [中图分类号] R19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53-02

    2008年6月11日~6月17日,高邮市临泽镇中心小学西校区暴发水痘疫情,经采取家庭隔离治疗、通风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笔者将此起疫情的调查与处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专业人员对所有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主动监测所得,根据接触史及出水疱等特征进行临床诊断。

    1.2 分析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自2008年6月11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等症状,截止到6月17日下午4时,共有29名学生发病,罹患率为4.48%,分布在6个班级。经调查,首发病例于6月11日出现低热(38.1℃),伴有头面部及躯干水疱疹,未能采取隔离治疗。所有病例均为学生,教师无发病。
, 百拇医药
    2.2 临床特征 发生的29例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面部、躯干出现水疱疹;个别学生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痘结痂,呈向心性分布,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具有比较典型的水痘的临床表现。

    2.3 病例的三间分布

    2.3.1 时间分布临泽中心小学2008年6月11~17日每日水痘发病人数分别为1、3、3、5、4、5、8人,共29人。

    2.3.2 年龄分布29例患病学生年龄最小的7岁12例,最大的10岁4例,8岁11例,9岁2例。

    2.3.3 性别分布29例患病学生中,男生13例,女生16例,男女之比为1:1.23。

    2.3.4 年级分布患病学生分布在一、二年级,主要在一年级,其中一年级25例(86.21%),二年级4例,三年级无人发病。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疫情分析 该疫情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呈现呼吸道传染病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特点,在学校各班之间进行传播,致使各班级间、同班同学间传染而发病。造成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体现在:由于学校对发生的疫情没能及时报告,没能及时的隔离病人,只是在流行的后期才进行报告(2008年6月17日14时),使专业防控机构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致使疫情扩散,是造成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由于学校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经验,防范意识不强,加上专业机构只能采取指导、协助采取通风消毒等措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病人隔离、免疫预防等实际问题。

    3.2疫情处理对策 针对水痘疫情流行的特点,联系实际我们及时采取了以下措施:认真做好晨检工作。从苗头抓起,发现发热或出疹学生立即隔离。从即日开始,学校落实好开窗通风和即时消毒工作。隔离病人,所有发病学生均在家或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待疱疹完全结痂后方可复课。及时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从6月18日开始恢复学校传染病日报告制度,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即日起发病班级进行休课,暂定为两周,减少疫情向其他班级的传播。建议没有病例的班级应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 http://www.100md.com
    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这是一起典型的水痘暴发疫情,水痘呈全球分布,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散发性,但偏僻地区偶可暴发,城市平均每2~3年发生周期性流行。病人为唯一传染源,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主要通过直接和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人群普遍易感,20岁以后发病者<2%[1\],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学校儿童托幼机构易引起流行[2\]。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51.

    \[2\] 蔡纪明.常见传染病与急性中毒预防和控制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3.

    (收稿日期:2009-04-26), 百拇医药(朱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