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社区医学杂志》 > 2009年第23期
编号:11877070
经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的介入性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
     [中图分类号]R81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23-0028-02

    血管内导管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经历了从诊断性血管造影到介入治疗的发展阶段。20多年来,这项技术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本文着重综述支气管、肺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报道如下。

    1 支气管动脉的栓塞性治疗(BAE)

    支气管动脉的解剖变异性大,直到1948年人们才描绘出它的细微变化。1964年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首次报道。1973年Remy等首次用于治疗大咯血。随后这项技术在美国和法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治疗大咯血的重要手段。急性大咯血(24 h内咯血量在200~600 m1)预后极差,内科治疗死亡率高,急性期死亡率高达35%。病因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其他还有肺脓肿、肺癌、支气管炎、特发肺囊性纤维化、尘肺等,少见原因有肺栓塞、支气管静脉瘘、肺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支气管动脉变异性大,多从胸主动脉第5~6胸椎水平分出,右侧分支多从胸主动脉后面发出,60%的个体右支气管动脉支1条,左侧多起源于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DSA)可准确定位支气管动脉,还可辨别侧支血管,常使用5F的Mikaelson型导管或Simmons Cobra弯曲导管。近年来3F微导管开始使用,它可通过4F或5F导管腔超选择性地到达细小动脉分支,造影剂多选用非离子型,可降低离子造影剂所致截瘫的发病率。最常用栓塞剂为聚乙烯醇(Ivalon)颗粒,BAE多选用大颗粒(大于200 μ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