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628766
应用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矫治替牙期下颌后缩39例临床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2008年第2期
     【摘 要】目的 探讨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在生长迸发期前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期下颌后缩的病例39例,制作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并配戴,定期复查并调整。结果 全部39例患儿在治疗结束时均建立了第一磨牙的Ⅰ类关系及美观的侧貌面型。结论 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与传统的相比较,最大特点是简便易行,操作性更好,对上前牙的控制及下颌骨的前伸诱导更为理想。

    【关键词】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 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2-0179-02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作者5年来采用“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完成的矫治效果良好的39个病例,其中男14例,女25例,年龄9~12岁,平均10.5岁,均为AngIeⅡ类错 。疗程最短6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8个月。
, http://www.100md.com
    1.2 矫治器制作及应用 (1)取印模:取印模要求新有肌肉附着要清晰,包括上唇系带、上颊系带、舌系带、下唇系带和下颊系带,取好印模后灌注工作模和记存模。(2)牙合重建:重建咬 牙合是功能矫治器制作关键步骤,它涉及到下颌前伸及咬牙合打开量的多少。矢状方向下颌前伸多以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为准,一般为3~5mm。垂直方向咬牙合打开超过息止牙合间隙约2mm,一般约为5~6mm,磨牙区分开4mm左右,上下牙弓中线应保持一致,并在口内用牙合蜡将这一位置记录下来。(3)矫治器制作:将牙合重建的的咬牙合关系转移到石膏模型上,并严格按牙合蜡记录将牙模上牙合 架,矫治器将在这一新位置关系上制作。为便于操作,牙合架应反上,即前牙区朝向牙合架的关节轴。后牙的牙导面要根据牙齿的形态和要求进行的移动逐一在牙合蜡的舌侧面雕刻出来,上、下牙导面的交界处一般位于牙合间隙的上1/3,去除前牙区牙合蜡并根据设计准备形成不同的塑胶帽。用1.2mm不锈钢丝弯制口外弓管,用自凝塑胶分别充填上下基托,然后在牙合蜡记录的关系上形成颌间后牙区和前牙区,并将矫治器联为一体,口外弓内弓直接埋入两侧尖牙与侧切牙之间的塑胶基托中,并保持其对称、平衡。上腭及下舌侧充胶厚度不超过2.5mm,后牙牙间部分覆盖前磨牙及磨牙区的腭尖部分,上前牙唇侧包埋至颈缘,下颌部分除下颌翼的伸展外,基托与下切牙舌面不接触,超过切缘并覆盖切1/3唇面。(4)试戴:调磨,试戴,并制作高位头帽行口外牵引,牵引力方向为向后向上,牵引力大小为250~300g/侧,每天夜间戴矫治器并牵引8~10小时,并嘱安全注意事项,每4~6周复查一次,每次均根据牙齿移位情况调磨及重衬塑胶导面。一般8~10个月即可达到第一磨牙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全部39例患儿在治疗结束时第一磨牙均建立Ⅰ类关系,面部侧貌外形美观协调。

    3 讨 论

    Activators功能矫治器用于AngIeⅡ类1分类的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病例疗效肯定[1]。适宜于生长发育迸进期前1~2年使用,因此,该类矫治器的主要使用对象为替牙期患儿,通过剌激下颌骨矢状向生长,刺激下颌骨垂直向生长,抑制上颌骨矢状向生长,从而使异常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得到矫正[2]。Andresen最早设计的Activators结构简单,仅有上唇弓和联结上下颌的基托,矫治器和口外弓分别是独立的,上唇弓的主要作用为内收上切牙,但Ⅱ类错牙合的上切牙唇倾度常有视觉误差,因此,用唇弓内收上前牙要细心谨慎,上唇弓使用加力不当易导致上切牙过于内倾而达不到Ⅰ类关系,而Van-BeeR在Andresen的基础上作了改良,除了埋于基托内的口外弓的固位部分,几乎是全基托式的,上前牙基托直伸至龈缘,达到与转距簧同等的作用。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独到之外不仅在于内收上前牙,同时还有压入作用,因口外弓在侧切牙下方处从基托内伸出,其外弓短,在尖牙前方结束,且避开软组织,以免牵引时压迫软组织,这样的外弓有最大的压入上前牙的效果,甚至对上前牙槽突亦有矫形作用,且操作简单固位好,患儿易接受。使用Van-BeeR改良型Activators矫正Ⅱ类关系,咬牙合稳定后,可逐渐减少戴用时间,隔日夜间戴用3个月,然后每周二次戴3个月,以保持疗效,矫治结束后可根据患儿情况采用固定矫治器行二期治疗与否,使后牙和牙合关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赵美英,罗颂椒,陈扬熙.牙颌面畸功能矫形[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121

    [2] 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8, http://www.100md.com(韦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