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1年第3期
编号:12080745
药价“虚低”谁得利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1年第3期
     最近,一位医药企业家反映:某省在国家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药价虚低”现象。例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中标价是每克1.25元,而中标厂家的成本价是1.57元;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中标价是每克1.26元,而中标厂家的成本价是1.46元。

    降低“虚高”的药价,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药价低得离谱,甚至违背了价值规律,就值得深思了。

    业内人士称,国产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本来就属于“廉价经典药”,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在原材料纷纷涨价的情况下,企业维持原价已经不易,再大幅降价,必然进退两难。事实上,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企业既要维持“虚低”价格,又要保持盈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显然,这与招标的目的背道而驰。

    目前,很多地方在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一个误区:即以低价位为先决条件,不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只考虑价格因素。其结果是,有良知的企业因不愿降低质量,投标价往往偏高,最终成为输家。而一些工艺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倒是看准机会,不惜低于成本报价,屡屡成为赢家。于是,国家基本药物逐渐向中小企业集中,虽然价格低了,但疗效也差了,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
, http://www.100md.com
    其实,国家基本药物本属于临床用量大、价格相对低的药物,经过国家20多次的轮番降价,基本都降到了“地板价”,利润甚微。而在招标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即便暂时愿意亏本,也难以长久生存。当所有企业都不愿意生产时,一个产品就消失了。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脱离实际,使药品招标演变为“价格自杀”。虽然招标的“成绩单”很美,从理论上说能给老百姓节省大量药费,但实际上给整个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老百姓未必能受益。

    因此,在药品招标中,政府部门应首先弄清哪些药价是“虚高”的,哪些药价是合理的。对于“虚高”的,要挤干水分;对于合理的,要给予保护。事实上,百姓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是指进口药。目前,绝大多数国产药都是仿制药,整体价格并不高。相反,同样的成分,同样的品种,同样的质量,一旦贴上“洋标签”或冠以“原研药”后,其价格便会飙升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例如,罗氏公司生产的头孢曲松钠,几乎是国产药价格的60倍,却享有单独定价的特权。

    可见,药价“虚高?的真正“祸根”是进口药,而非国产基本药物。所以,在药品招标中,降价的矛头应该直指进口药,这才能抓住要害和根本。
, 百拇医药
    (摘自《人民日报》)

    医生人文关怀胜过一剂良药

    刘洪

    近日有两则报道,看后令人感慨。其一是,一患者因患脑梗死住院10多天没有治疗效果,患者的家属问医生,“这样治疗能把血管打通吗?”这名医生竟然当着患者的面说“不能”,紧接着还打了一个比方:“秧苗旱死了,浇水也活不了”。其二是一位医生查房时,在俯身向患者交代一番之后,随手将床帘拉上。

    患者来到医院,往往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前面那医生说了一句患者最忌讳的话,让人透心凉;而后一位医生“随手一拉”,却拉近了患者对医生的距离,拉出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

    近年来,医患纠纷呈增多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些医生缺乏人文关怀、不与患者沟通也是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全国医疗纠纷中有一半以上本身不是医疗事故,而是由于医生的语言、态度、行为引起的。很多医生手术水平一流,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却很差;有些医生缺乏起码的同情怜悯之心,对患者冷若冰霜;有的医生漠视患者的“充分就医权”,往往只重视门诊数量,病人多问几句,有的医生就嫌烦,三言两语就将患者“打发”走……

    医学崇尚的是“医本仁术”、“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对患者的态度好一些,多一点人文关怀,医患之间的信任就增加了,误解也就变少了。做到医患和谐并不难,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设身处地多为患者着想。

    (摘自《新民晚报》), 百拇医药(白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