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153316
“人均增一岁”从围剿慢性病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1年第11期
     在第66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在中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中国政府将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列为核心指标,而实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是其中的关键措施之一。

    慢性病是块绊脚石,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最大

    “人均期望寿命是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后平均可存活的年数。它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国际公认指标,反映了一个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是一项‘硬指标’。”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胡传来教授说。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未来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一岁”的目标。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第一次成为我国五年规划纲要的预期性指标之一。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对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的“贡献”最为巨大。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前4位死亡原因依次是脑卒中、癌症、老慢支、心脏病,均为慢性病,占死亡总数的75%。根据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有八成的死亡者死于慢性病,在过早死亡和寿命损失中,慢性病占据了“大头”。其中,过早死亡的494万人中,慢性病患者占75%;早死导致的减寿人年数达1亿,慢性病占49%,为4900万人年。
, http://www.100md.com
    “慢性病是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提升中的最大难题。”胡传来说。

    防控慢性病是对人均期望寿命的直接提升

    “人均期望寿命的目标一点也不抽象。”卫生部卫生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说,慢性病防治目标,可以与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的预期目标完美结合起来,控制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就是对人均期望寿命的直接提升。

    根据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等数据进行测算,2005年我国慢性病造成的人均期望寿命损失惊人。其中,脑卒中就将我国人均期望寿命拉低了2.4岁,心脏病为1.56岁,肺癌为0.5岁,肝癌为0.53岁,糖尿病为0.16岁,老慢支为1.3岁。根据测算,如果扣除慢性病原因,可增加人均期望寿命13.2岁。

    饶克勤指出,慢性病控制与期望寿命增量的关系密切,对重点人群进行干预,并设定控制目标,可将慢性病的防治和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的预期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比如高血压干预,重点干预人群设定在50岁以上,通过将高血压达标控制在70%以上,就可以降低一半的脑卒中发生率,从而提高人均期望寿命1.2岁;同时还可以降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0.51岁。
, http://www.100md.com
    恶性肿瘤也是一样,对50岁以上重点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早期干预,也能取得类似效果。比如,通过早期筛查发现30%的食管癌和胃癌,则能提高人均预期寿命0.2岁。

    “防治慢性病是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的必要途径。”饶克勤说。

    慢性病各地有差异,防治策略应因地制宜

    我国各地人均期望寿命变化曲线存在着差别。胡传来说,这种差异说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反应了各地生活方式的不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各异,提示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时不能“一刀切”。

    卫生统计数据反映了各地慢性病特点的差异。比如脑卒中造成的死亡,1990年城市高于农村,而到了2005年则发展为农村高于城市。在恶性肿瘤中,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要高于农村,但食管癌、胃癌和肝癌这3种肿瘤,却是农村高于城市,值得关注的是,这3种肿瘤都与早诊早治有关。恶性肿瘤、糖尿病造成的寿命损失,东部要高于西部。这样的差别,首先影响的是慢性病防治策略,在各地制订不同的“人均增1岁”目标中,应该体现这种差异。

    有些地方政策已显示出这种差异。8月16日,北京市出台的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提出,要建立慢性病防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而在西部和农村地区,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的侧重点,除了慢性病,其他因素依然不能忽视。饶克勤认为,西部和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治政策要考虑当地疾病谱,要对寿命损失进行分析,要因地制宜。

    (摘自《中国日报》), http://www.100md.com(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