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231448
美国:食品标签“细致入微”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2年第6期
     食品安全一直是广大民众关心的热门话题,食品标签则是人们了解食品成分及安全程度最基本的依据。美国近年来不断完善对食品标签管理的法律要求,希望能从细微之处的努力,给人们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这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薯片是很多美国人都喜好的一种日常食品。虽然成分简单、加工程序也不复杂,但这种小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内容却“细致”得让人眼花缭乱。在超市随手拿起一包薯片,你会发现标签上关于食品成分的描述远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原粒玉米、植物油和麦芽糊精是标签列明的主要成分,植物油部分又包含有葵花籽油、菜子油、玉米油或大豆油。随后是含量不足2%的其他成分,粗略一数,竟然有30种之多。这些少量成分主要包括面粉、盐、切达奶酪、乳清和味精等。标签对切达奶酪这一相对“复杂”的成分,还作出了附属的成分解释,表明这种奶酪包含有牛奶、盐、酵母等。

    食品标签是对食品成分、加工工艺和营养效果等各方面的高度概括,如何在有限的标签范围内尽可能作出全面标注,就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排列”。

    美国的《食品标签指南》规定,食品标签应该包括生产商、包装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食品的配料名单、营养成分标签以及任何其他要求的致敏源标签。为便于消费者直观了解标签内容,《指南》对标签所使用的字号和字体都有极其详细的规定。

    除严格的法律法规外,民众对食品安全的社会意识也很关键。儿童一般都缺少食品安全知识,所以美国法律和社会规范将他们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中小学校都要求家长提供孩子的详细个人资料,其中一项就是对哪些特定食品过敏,从而避免孩子在学校的餐厅摄入过敏源。

    每逢周末,美国的许多超市都提供试吃食品,但超市的工作人员绝不准许儿童自行取食,除非有家长的陪同和许可。久而久之,美国的儿童也养成了一定的食品安全意识。

    (摘自《法制日报》), 百拇医药(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