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A版》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47076
为什么我们“塑”命难逃(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A版》 2013年第1期
     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中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的消息曝光,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一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三者均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约占塑化剂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公众对塑化剂并不陌生。2011年5月,台湾地区首次发现,一些不良业者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以达到增稠的效果,随后一个月,台湾共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961种。

    消停了一年半,酒鬼酒存在意想不到的危险这一传闻,让人再度谈“塑”色变。这难道是逃不过的“塑”命?

    谈“塑”色变

    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出了问题,这一“无上妙品”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然而21世纪网将酒鬼酒送第三方检测,竟得出其中塑化剂含量超标260%的结论。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为1.08mg/kg,而卫生部在2011年551号文中规定,DBP在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

    揭开盖的,不仅有酒香,还有塑化剂的连锁反应。塑化剂同时也是2011年5月台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当时台湾地区首次发现,厂商在食品加丁过程中用增塑剂取代成本更高的棕榈油作为乳化剂,引发增塑剂污染食品事件。

    随着饮料、方便食品以及药物不断被曝出塑化剂超标,塑化剂的“阴霾”效应不断扩散,其杀伤力让很多人谈“塑”色变。因此,2011年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实际上,增塑剂是最“老资格”的塑料助剂。19世纪下半叶,人们就开始采用樟脑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不过,早期使用的塑料增塑剂品种均属于天然化合物。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化学名字都比较拗口,如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不过,最广泛使用的是一群被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约占增塑剂市场份额的80%以上,酒鬼酒中检测出的3种塑化剂成分都属于这类。

    台湾塑化剂事件发生后,广东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负责人邓小玲博士就开始着力收集相关资料。邓小玲表示,酒鬼酒中被查出超标的邻苯二甲酸二(2一乙基)己酯(DEHP)是最重要的通用型增塑剂之一。DEHP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等树脂的加工,还可用于化纤树脂、醋酸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的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作为主要的增塑剂,DEHP在PVC塑膜中的用量通常为30%~50%。”

    追根“塑”源

    国内陆续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一再印证邓小玲的观点:塑化剂广泛存在。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研究莫过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所做的方便面调查。

    2010年10月,柳舂红与同事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为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7,基己基)酯(DEHP)的检出率均超过一半。柳春红解释,添加了这两种塑化剂的塑料,一般不能用来包装富脂类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容易从塑料中溶出,污染食品。

    不过,塑化剂的无处不在似乎有些不可避免。“我们平常经常接触的食品包装材料、保鲜膜、矿泉水瓶子、橡胶、油漆、人造革、医料用品、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只要是软的塑料制品都会含有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允许直接添加在食品中。但是,作为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可从塑料制品中迁移刮环境或食品中,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空气、水和食品中均可能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人体可通过环境、膳食和饮水等多种途径摄入这类物质。因此,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终生暴露于不同来源的塑化剂,再将其吸入体内。

    在部分研究者和行业人士看来,食品中的塑化剂污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相关的科学研究甚至开始于20年前。2007年8月,在梳理了同行们大量研究成果之后,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在《首都公共卫生》上撰文指出,酞酸酯类化合物(塑化剂的学名)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和环境有机污染物。他在5年前即呼吁要对这类化合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

    “塑”性难测

    事实上,中国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时间并不短。在1988年发布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3种邻苯二甲酸酯被列为增塑剂,即DBP、DEHP、Dl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最大添加份额不得超过50%。那时还未认识到这3种增塑剂的危害,只对DIOP明示“不得长期用于接触油脂的制品”,至于何为“长期”,并未注解。

    此后考虑到塑化剂的危害性,国家对水和化妆品等的塑化剂含量都制定了严格标准。如2007年发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指出,任何化妆品均不得含有DEHP、DIBP、DBP。

    然而,由于塑化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被认为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在食品里。因此,直到2011年年中发生席卷全球的台湾塑化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国内和国际才对食品中所含的塑化剂成分重视起来,不仅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还立即制定了食品中所含塑化剂的临时限量。

    2011年3月,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检测时,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检查员意外发现了一个异常讯号,在将其和各种物质的图谱一一比对后,她发现这个异常讯号其实是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接下来的消息更令人吃惊:在送检的益生菌食品中,DEHP的浓度竟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1.029ppm的标准。, http://www.100md.com(赵兵辉 曹斯 欧志葵)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