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08年第5期
编号:12061377
走出小儿多动症8个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08年第5期
     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患病率达3%~6%,且上升的趋势明显,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对该病的认知相当匮乏,甚至存在诸多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诊治的顺利开展。

    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治疗

    【辨析】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多动症儿童应尽早诊治。近半数以上的多动症患儿成年后,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仍然存在,不会自然痊愈。

    误区2:治疗只是医生的事

    【辨析】治疗多动症的诊治要求家长、老师、医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其中老师和家长的作用更大,他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心理行为治疗,改善患儿的行为。仅仅依赖医生开药、孩子服药,疗效只能是有限和短暂的。

    误区3: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辨析】多动症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一般来说,对于轻症的患儿,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但对中重症患儿,则需要加用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明显疗效。

    误区4:怕副作用拒绝用药

    【辨析】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治疗多动症最主要的药物是精神振奋剂,与其他的药物相比,精神振奋剂的不良反应还是比较小的。经过国内外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应用,发现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等并无明显的影响。

    误区5:不需要长期服药

    【辨析】多动症的病程较长,服药期也比较长,不能间断。一般以年计,可达数年,甚至有些患儿成年后可能仍需用药。

    误区6: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辨析】要做到全天控制症状,需要每天服药2-3次。除非用控释片,每天只需服药一次。

    误区7:服药就能提高成绩

    【辨析】由于药物能提高注意力及自控力,改善认知,患儿服药后成绩可能会提高。如果智力较差、或有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即使服药,学习成绩也不一定能提高。更不能将服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评价药物效果的唯一标准。

    误区8:药物会使孩子变笨

    【辨析】药物用量过大或剂量增加过快后,有些患儿可能会神情木然。只要合理运用药物,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至今尚未发现有患儿因服用精神振奋剂引起“变笨”或智力减退的报告。

    文/徐通 摘自《楚天都市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