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09年第3期
编号:12056520
仇恨熬干人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09年第3期
     秋天,农民握木锨把谷粒扬向空中,借秋风吹走秕糠,落下谷粒。有价值的留下来;无价值的被风吹走。

    然而对人生来说,去留与其价值并不等同,人生比种庄稼复杂。人与人交往,夫妻也罢,朋友也罢,同事也罢,最终留下的,不一定是爱,或许是恨。

    假设生活是风,先被吹走的是什么?是柔情爱意。别人对自己好,自己认为理所当然,而且——有哲学家和神经内科专家专门研究这个事情——没有立即兑现的好都不美好。对方给予的、很久以后才显示的福祉,人们一般都无动于衷。爱,不容易在心里扎根。所谓爱情、感激,仅仅指对方满足了自己之后的好的感受。于是,人间有这样的谚语:“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观察爱在人心里的稳固度,不说其他,观儿女对父母的态度,即可知道爱的根须在人心中尚浅。天下到哪里去找父母对孩子那么深的爱?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多数人而言,毛毛雨而已。

    爱不容易扎根,因为爱和善良、智慧这些东西一样,由于软弱而难以养育。人参难养,珍珠、梅花鹿等珍贵之物不仅难养,还容易被毁灭。爱也容易被毁灭,比如说被遗忘、被忽略、被低估。当风吹来,爱像秕糠一样被轻飘飘地吹走了,落下来的是什么呢?——恨。

    恨与爱,在比重上前者大得多,这是借物理学的说法。第二,借用生物学的表述,恨的生命力比爱不知强多少倍。恨的第三个特征是长寿,恨在人的心田寄生下来之后,人活多长,它就活多长,正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当然,这是就一般人而言,高尚与高明的人不在此列。

    在人心里,恨像闪电一样鲜明。它来到就不走了。研究大脑机制的神经内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在恨的同时伴有愤怒和强烈复杂的化学反应。每恨一次,恨就通过心理和化学机制强化一次。由于人类大脑拥有回忆功能,每次回忆都在激化恨的生长。这就不难理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刘邦和项羽等等世间一切死对头为什么那么恨,而且越来越恨。有一些领导者仅仅通过煽动仇恨,就能让民众团结一心,如希特勒。

    恨在人的心里疯长,不受约束,它占据和消耗了人的大部分能量。最终,仇恨熬干了人,妨碍了人原本能做的许多事。

    劝人放弃恨,是帮人活得好一些。好比是帮人把心里的破砖烂瓦扔掉,轻松生活。“不要怨恨”,是说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心与怨恨结成同党之后,在当下、于久远,会产生多么大的重负。人的力量,并没有怨恨的力量大。如同癌的力量一般会大过人。

    没有恨,照样活。宽容的人,和善的人,不激烈的人,才能让别人安心。

    文/鲍尔吉·原野

    摘自《读写天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