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83948
孤独让人“不好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1年第6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滋味并不好受,而有些研究者却认为,就像疼痛的烧灼感让我们避免玩火,腹泻的记忆让我们远离腐败的食物一样,这种“不好受”的孤独感能提醒我们融入人群、呼朋唤友、寻找配偶伴侣,并与自己的亲人保持联系。短暂的孤独感就像适度锻炼一样对我们有益,但长期淹没在孤独感中却如同长期从事繁重不堪的劳动,会让身体的许多系统“油尽灯枯”。

    孤独的小孩容易胖

    过去三十年内,有关孤独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孤独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广泛而深远,几乎涉及全身各处的组织,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所体现。

    美国科学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调查了弗莱明翰七百多名女性的心理状况,其后又跟踪她们二十年,对她们的心脏疾病进行记录。他们发现,那些在研究开始时声称自己感到非常孤独的女性,其后二十年间发生心肌梗死或者死于冠心病的概率远远高于那些认为自己不孤独,或者只是略感孤独的人。这种现象不但出现在心血管疾病多发的中老年人身上,甚至在年轻人群里也有所体现。

    在新西兰,一些研究者对1000多名新生儿持续调查,发现那些在孩童时代感觉受到孤立的孩子当年满26岁时更容易肥胖,或具有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等不良健康状况。研究者们认为孤独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可能对人体带来相似的负面影响。

    孤独感与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也不仅限于心血管相关的状况,许多研究指出,怀有孤独感的人认知衰退与记忆力下降的速度更快,也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孤独的人压力大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乔波基于大量的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孤独模型”,试图对此加以解释。卡乔波教授认为,人感到孤独从本质上来说等价于感到“不安全”。可以想象,当我们的远祖在丛林中生活时,环境里危机四伏,如果与同伴一起,凡事有照应,还可以稍稍放宽心怀;一旦落单,情况就格外危险,需要加倍提高警惕,才能求生自保。

    所以,孤独的感觉让人们对危险和压力格外敏感,使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上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证明,长久的压力和危机感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非常大。如果压力激素的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破坏,心血管系统也可能因为长期负载过高而变得更加脆弱。

    此外,睡眠节律与睡眠质量也会受到损害,而睡眠不仅是人体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重要机制,也对人脑的认知、学习、记忆、以及情绪调控起到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具有深度孤独感的人确实更容易睡不香甜,在白天就会感到疲惫失神。有趣的是,孤独的人并不比其他人睡眠时间更短,这就暗示着睡眠质量的降低,以及睡眠对机体恢复的作用减弱。减少孤独感。社交并不总有效

    过去大多数研究者与社会工作者确实尝试过许多方法,来降低孤独感受,他们大多着重于提供社交机会,或者增加社交支持、改进社交能力。然而,并不总是有效。卡乔波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努力过于强调提供外在机会,却不够重视改变人的内心。

    事实上,人类是如此主观的动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都生活在“自己所以为的”那个世界里,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态度。卡乔波说:

    “我们可以在一点实际意义上的互动都没有的‘社交’中感到心灵的联系,譬如看电视、读书或者与上帝对话;相反,我们也可以在面对大量社交活动时依然感到孤独,只因为我们缺乏驾驭自己社交生活的能力。”

    卡乔波教授认为,孤独感与危机感会形成负反馈的怪圈:因为孤独,所以潜意识里感到危机;因为感到危险,孤独的人更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警惕防备的心理,甚至带着偏见躲避社交机会,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孤独的感受。

    减少孤独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打破这一怪圈。仅仅为孤独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和手段并不能改变孤独者内心深处的防备感以及对社交的戒心,只有为孤独者提供特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改变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负面看法,才能从根本上将孤独感消弭于无形。

    (摘自《南都周刊》)

    停止自我批评走出“完美”陷阱/伍君仪

    完美强调的是一种没有一丝缺憾的状态,要实现完美,你做事就必须达到极其优秀的水平。然而,追求人生的完美则是另外一回事。一台机器或者电器也许能在一段时间内完美运行,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出毛病而需要维修。美国心理治疗师施瓦兹估计,完美的观念也许源于牛顿的机械力学世界,但人类从来就是不完美的,“人”的概念里就蕴含着不完美的意味。

    自然人就是不完美的

    施瓦兹认为,完美是主观的产物,而非实际存在。我们吸收了完美的观念以后便以为它是存在的,于是浪费生命孜孜以求。但如果有人真的做到完美,很可能没有人能接受他。

    现代文化越来越强调实现目标或有所成就。我们问孩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而不是学到了什么。我们喜欢用成功来衡量人生,却忽视了怎样才算活得好,从而破坏了生活的平衡。为求完美,我们似乎失去了惊奇和敬畏的能力——如果你看见一道壮丽的彩虹,你抱怨说其中一种颜色不够完美,因为它的宽度比其他颜色狭窄。这固然荒唐,但这跟我们嫌自己不完美是一样的。我们忘记了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接受自然生命的不完美,我们将受益匪浅。

    追求完美实质是内心不安

    完美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需要,他们对完美的追求其实是在掩饰自身的不安全感。通常,人们努力实现完美是为了补偿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他们过去被人说“不够好”,于是认为只有做到完美才不会受到批评。施瓦兹认为,完美主义者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很可能遭受过幸福与自信的打击,现在他们希望通过追求完美进行补偿。很不幸,这种补偿方式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迷信。追求完美的人很在乎他人的评价,实际上这些评价大多是想象出来的。每个人对你都会有一定的看法,但将这种看法上升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太傻了。

    施瓦兹认为最完美的时刻就是当下,但是完美主义者恰恰从来没有活在当下。他们不是忙于批评自己过去哪里做得不好,就是不断考虑自己做过的每一个决定,抑或担心未来的抉择,却从不真正地关注现在。对完美的追求让生命失去活力,用宝贵的时间追求完美,还不如思考怎样解决不安全感。

    内心对话不断自我批评

    施瓦兹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完美主义者在内心不断上演对话,强迫性地批评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他们也是心不在焉,因为他们在做自我批评呢!

    很多时候,他们内心的对话是以第二人称“你”出现的。例如一般人心里说: “我早不该那样做。”而完美主义者心里却说:“你怎么能做出那种事呢?”这种内在声音只会批评你,而从不表扬你。这种批评的声音很可能是儿时父母批评的重现,一些受过语言虐待的儿童就将批评的声音整合到自己身上。

    你的内心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思维。在每一个时刻,你在批评自责,就无法选择更健康的想法,无法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自我的觉知。对自己的不满还会对你和他人的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施瓦兹给完美主义者的建议就是:停止自我批评。

    (摘自《广州日报》), http://www.100md.com(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