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39484
好想订一份“航天员特供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2年第7期
     在航天员食品特供基地,一位负责人介绍了航天员餐桌上牛奶产出的程序:在航天员到达发射基地的前三个月,他们会选出几头精神十足、皮毛光亮的奶牛隔离饲养。奶牛被隔离后会有一个月的休药期,目的是让奶牛把体内的药物成分分解并排出体外。为确保零污染,该基地禁止任何陌生人进入。

    宇航员的特供牛奶令人羡慕。面对“零污染”的航天员特供奶,我羡慕在这“无添加不成活”的年代,竟然还真有返璞归真的“自然饲养法”;羡慕特殊身份的职业可以品尝到真正无污染的食品。客观而言,宇航员确实有“特供”的必要,这与权力特供是两个概念,无可置喙,毕竟宇航员所执行的任务特殊。

    但其中有几个细节让人感慨良多:一者,“奶牛被隔离后会有一个月的休药期”,这潜台词是不是说,普通消费者惯常喝的牛奶确实与药物有着客观依赖?如果“休药”后还能产奶,为什么号称“纯净无污染”的乳企不能学习借鉴?消费者可从来没有哭喊着要喝“药奶”。哪怕少喝一点、价格贵一点,国产乳业何以不能向航天员特供食品基地的品质看齐?二者,此则新闻再次为我们澄清了一个概念,那些所谓广告或者包装盒上的“航天员特供”等字样,其实都是虚假的噱头,真正的特供奶来自航天员食品基地,是要“休药”,还要隔离的。试问,眼下的乳业巨头,哪家能全面做到这一点呢?

    曾有报道称:国家马拉松队为饮食安全开辟养鸡场,队领导、教练亲自上阵喂鸡;马拉松队还长途跋涉,前往海拔3700米以上的彝族老乡家购买牦牛肉。此前,国家体操队为征战奥运,也禁止队员在外就餐。尽管这些消息或假或真,也多有被澄清的误读,但毋庸讳言的是,在司空见惯的食品生产领域,只要是稍微讲究一点的职业,已经惹不起眼下的质量悬疑。运动队成了“生产队”,航天员特供奶成了膜拜的梦想,这仅仅是因为诸多行业标准缺失、监管阙如吗?

    被药袋泡大的红富士,被甲醛保鲜的大白菜……这一切使得“航天员特供奶”尤具怀想的色彩。不为精细、不为优质,只为底线的健康与安全而已——我多想订一份“航天员特供奶”,但这样的想法,该说给谁听呢?

    (摘自《信息时报》), 百拇医药(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