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2555004
树这么高,爱那么深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13年第11期
     一个同窗大学毕业就去南方闯荡,这一去竟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身家上千万,忙得七八年都没回过家。上个月接到他的电话,告诉我一个很意外的消息:他要回家了——不管南方条件多么优越,城市多么繁华,他也得回家。

    以前,他经常在电话里跟我说,将定居南方不再回来。可现在,他却急着回家,问他原因,他在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会儿,便跟我讲起了关于一株桂花树的事。

    他在南方弄了一株桂花树,派下属专程送给家乡的父母,种植在家门口靠田边的空地上。他给父母电话说,桂花树种在那里,一为空荡荡的院前作了点缀,二来也是因为思念他们——他希望父母经常在桂花树下拍点照片,寄给他看看——父母不懂电脑,不会用手机,不用邮寄的方式,还能怎样?

    第一次收到父母寄来的照片,他看照片展露的笑容干净晴朗。照片上,桂花树前的父母尽管满脸灿烂的笑容,但却掩不住背后的拘谨。他甚至能想象到,父母在拍照前定然是为谁在左谁在右讨论过,为摆什么样的姿势商量过,商讨到最后,还是用老一辈拍照最普遍的形式:坐在一条长板凳上,父亲的右手紧张地牵着母亲的左手。一个裂开大嘴哈哈地笑,典型的豪爽男子汉;一个嘴角向上微扬,浅浅笑来,一如当年少女时。

    尽管钱不是问题,父母每年寄的照片也不多,毕竟节俭惯了,拍照在他们的心中还是奢侈的事情。所以,一次也就一张,一年也就四次,仿佛按照季节来安排似的。这一寄就寄了好几年,直到两个月前,他再次收到父母寄来的照片,突然从照片上发现了异样。打了个电话回家询问,当母亲向他道出缘由后,电话那端的他便哇地哭出声来。

    听到这里,我也奇怪,问是什么事情。他说,桂花树死了,桂花树其实早就死了。原来,那株桂花树在第二年冬天就死了。他的父母每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唉声叹气。他们觉得,儿子在外辛辛苦苦好几年,好不容易得空给他们送来一株桂花树,自己却没有好生照看。他们说,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儿子送来的桂花树。

    为继续给儿子拍在桂花树前的照片,老人多方打听,最终在离家里四十公里外的一个乡镇上找到了满意的一株桂花树,它依田傍水,很像自家那颗桂花树所处的环境。就这样,无论是春日里的和风煦煦,夏日里的酷暑当头,还是瑟瑟的金秋,甚至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两个老人都会骑车远赴四十公里外去拍照。不为别的,就为了心头对儿子的愧疚,就为了隐藏这个秘密。

    同窗说,电话挂了后他便决定尽快回家。因为,他的心被母亲的话硌得生疼。父母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这个秘密,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割得他满心创伤——七八年了,父母这么格外地珍惜自己送他们的桂花树,其实是珍惜他这个人,叫他如何不落泪伤神。因为,反过来一想,自己不孝呀——父母之所以如此,不就是自己七八年来从未回家,唯独送过父母一株桂花树吗?

    同窗说,在外发展得再怎么好,对父母来说,犹如大树之于厚土,树再怎么长高长大,厚土还是紧紧环抱着根须,根须还得深深扎入厚土。

    树这么高,却又哪及得上爱那么深!

    (摘自《辽宁青年》), 百拇医药(葛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