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2014年第3期
编号:12814341
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及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第3期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并给予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资料。结果:经分析,产后大出血病因多集中在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需对患者采取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措施。本文所研究30例患者经治疗后出血得以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结论:医护人员要重视产后出血防治工作,减少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积极做好产前有关分娩常识教育,降低母婴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病因;治疗;预防

    产后大出血成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多发生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或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发病快,病情严重[1]。产妇一旦出现大出血症状,即便获救,也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因此有必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为此,分析我院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资料,总结其病因和有效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资料,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23.7岁。30例产妇中有21例初产妇,9例经产妇。19例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在400~1000ml,7例出血量在1000~1500ml,4例出血量>1500ml。

    1.2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h且出血量≥500ml,剖宫产≥1000ml。

    1.3 产后大出血病因

    1.3.1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指宫缩的极性,对称性和节律性正常,但宫缩弱而无力,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则,使胎先露对子宫下段压迫无力,出现延长产程现象。这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排出,这时母体因宫壁血窦开放引发出血,子宫肌肉需要在这时强烈收缩来关闭子宫壁上的血窦,促使血流以缓慢形式流动,以此来形成血栓,有效地阻塞子宫血管,停止出血。如果产程因某种原因被迫延长或出现难产、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产妇体力衰竭等增多子宫结缔组织,减少肌纤维或子宫发育不良等均会影响宫缩。

    1.3.2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大出血另一重要病因,胎儿尚未娩出时会因胎儿过大、产程进展过快、子宫收缩力过强等造成宫颈和阴道裂伤。出血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且持续不断,色鲜红能自凝。会阴阴道裂伤也会因保护会阴不当或助产手术操作不当引发,过早会阴侧切会可导致切口流血过多。

    1.3.3 胎盘因素 一般由胎盘因素引发的产后大出血多为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剥离后滞留等。如胎盘嵌顿会在使用缩宫素后引起宫颈内口附近呈痉挛性收缩,形成狭窄环,把已完成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阻碍宫缩,引发出血。

    1.3.4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大出血较为少见的病因。出现的病例也因产妇自身患有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倾向性疾病。而经常会引发产后大出血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它常发生于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上述情况都会引发产后大出血,医护人员应格外重视。

    1.4 治疗 首先应及时采取补充产妇血容量、吸氧等补充救治措施,尽量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来刺激血压。如在分娩前出血应立即肌注缩宫素10U,用手取出和剥离胎盘嵌顿和粘连,病情严重可实施刮宫术。针对胎盘因素的产后出血患者及早诊断和尽快去除此因素的存在。若胎盘已剥离未排出,膀胱过度膨胀应导尿排空膀胱, 用手按摩使子宫收缩, 另一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伴阴道流血,行人工徒手剥离胎盘。抢救过程中要积极纠正贫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妇出血停止后至少留产房观察2h,注意血压、脉搏及宫缩等情况。

    2 结果

    经分析,产后大出血病因多集中在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需对患者采取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措施。本文所研究30例患者经治疗后出血得以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产后大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的关键。首先是孕期预防: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适当给予产妇心理护理,消除孕妇因分娩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积极了解产妇妊娠分娩史或其他病史,并给予纠正,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2]。此外,还要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或血液系统疾病;孕妇从妊娠4个月起应补充维生素C和铁剂,加强铁的吸收。对有可能引发大出血的孕妇应提前收入院待产,起到防止的作用。其次是分娩期预防:分娩期分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在第一产程时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避免产妇过度疲劳。观察产妇实时情况,对第二产程处理给予重视,遵循胎儿娩出时1-1-1原则(胎头娩出1min,胎肩娩出1min及胎体娩出1min),双胎分娩一般在15min为宜,合理掌握胎儿出生时间和会阴手术时机,避免软产道损伤。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成功分娩胎儿后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出现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后可轻压子宫下段帮助完整排出胎盘和胎膜。最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和软产道有无裂伤现象。第三是产后预防:产后2h内产妇仍需要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医护人员在这时应密切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及宫缩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因宫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应注意保持静脉通畅并做好产妇保暖工作。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要重视产后出血防治工作,减少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积极做好产前有关分娩常识教育,降低母婴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王秀中.产后出血113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1249-1250.

    [2]钱芳,凌宇.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 19(z3):49., http://www.100md.com(徐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