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2805620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简易预防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简易预防。方法:对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发生静脉炎的50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上述方法对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缓解药物所致的静脉炎的红肿、热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简易预防方法可减轻病人痛苦。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静脉炎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属注射剂,为非医保类非处方药。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本品为消肿抗炎药。具有抗渗出及增加静脉张力消肿、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为一种高效且廉价的消肿药物,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骨科用于创伤、骨折及术后肢体的肿胀以及静脉回流受阻等,但是它对外周血管刺激性较强,易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表现为静脉输液上行的部分血管弹性消失,呈条索状触摸有硬结,皮肤暗红,伴有灼热和放射性疼痛、静脉炎、静脉血管萎缩、手指青紫及皮下坏死、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肾损害、肝损害、心动过缓、喉头水肿、横纹肌溶解、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临床常见的是输液性静脉炎,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1 ]。现将我科对50例应用七叶皂苷钠患者预防静脉炎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住院使用七叶皂苷钠发生无外渗原因静脉炎的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不限,观察对象无外周血管病变。应用七叶皂苷钠后,85%患者输液部位在3~5d发生静脉炎,更有对药物较敏感的患者甚至用药当天即出现症状。

    2 方法

    2.1 穿刺时尽量选择粗、直、有弹性易固定的大血管进行,并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减轻对血管的刺激。在输注七叶皂苷钠开始时即将热水袋(水温为40~50℃,防止烫伤),轻置于穿刺针所在位置的皮肤上,直到药物输注完毕,中间及时更换热水。目的是有效解除血管痉挛,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2.2 七叶皂苷钠渗入皮下后,造成局部组织渗出、肿胀,使局部组织张力增加,压力增大,且该药不易吸收,刺激性强。由于炎性介质的作用,从而刺激局部血管,反应性的引起手背静脉收缩、痉挛,使手指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缺氧,使手指呈青紫色。一旦发生渗漏,立即停止输液,局部早期冷敷,后期热敷。必要时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对于个别发生血管收缩、痉挛的患者应使患肢抬高,同时热敷、保温,减轻血管痉挛、收缩,促使静脉回流,改善局部血管循环[2]。

    2.3 由于患者是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心理上毫无准备,因此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承受能力,给以必要的说明,以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药物不良反应经过积极治疗很快会好转,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2.4 输液完毕,取新鲜土豆,切成厚度约0.1~0.2厘米,将土豆片均匀地贴于肿胀的部位并固定,4~6小时更换一次,注意抬高患侧肢体,并随时观察局部水肿改善情况。因为土豆的纤维素细嫩,外敷可起到散瘀解毒之功效,可有效软化血管,同时起抗细菌粘附作用;土豆中的纤维素Ⅰ转化为紧张素Ⅱ,使具有血管活性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下降,舒张周围血管,有利于水肿吸收。土豆还具有杀菌、消炎作用。

    2.5 用50%硫酸镁湿热敷患处进行早期干预,以其高渗作用促使红、肿、痛等反应在短时间内消退或缓解。每次15分钟。

    3 结果观察

    本品能促使机体提高ACTH和可的松血浆浓度,能促进血管壁增加PGF2α的分泌,能清除机体内自由基,从而起到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见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过敏反应。该药在治疗中对肾有损伤,肾衰竭、肾功能不全患者、孕妇禁用。只能用于静脉注射和滴注,禁用于动脉、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时宜选用较粗静脉,切勿漏出血管外,如出现红、肿,用0.25%普鲁卡因封闭或热敷。开始用药时滴注速度宜慢,且严密观察注射部位,若有不适则迅速处理,一旦出现严重过敏患者,应迅速、准确地进行抢救、护理及抗过敏治疗[3]。

    临床上应用的药物种类多,不良反应也多,要求护士在输液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及时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特性,在护理过程中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使治疗达到较好效果。

    使用上述方法对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缓解药物所致的静脉炎的红肿、热痛症状明显改善,所穿刺静脉的血管壁弹性明显好转,减轻病人痛苦。此方法成本低,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李秀君,杜贤玉.硫酸镁缓解多巴胺致新生儿皮肤发白或肿胀32例[J].中国药业,2004,(9):71.

    [2]肖京,王京菊,李雁.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0):105-106.

    [3]付国强,孙立波,戚毓晗.七叶皂苷钠致双手背部静脉血管炎[J].医药产业资讯,2006,(9):95., 百拇医药(苏平菊 侯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