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0年第3期
编号:12040187
孩子“两面派”,怎么“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0年第3期
     案例一:程程在幼儿园吃饭很好,可到了家里却这不吃,那不吃的;在幼儿园程程听话又勤快,能主动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还能关心、照顾小伙伴,可到了家里,不仅什么活都不干,还非常淘气、任性。

    案例二: 冲进教室,小华抓起同学张明的书包就往地上摔。顿时,张明的课本、纸笔散了一地,并且凶巴巴地说:“你去找老师呀,就算你去告状,老师也不会相信你!”张明跑到老师跟前诉说了开头的一幕,班主任果然怎么也不相信。

    原来,在老师面前,小华是个很乖的孩子,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每当老师不在场时,小华总是摇身一变,成了“恶少”,顽皮捣蛋,还专门欺负同学。

    案例三:菲菲在本市某示范中学念初二,因为学习成绩好、工作认真负责,被同学们推举为班长。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回到家中不但骄横跋扈,还常常动手打姥姥。有一次,菲菲放在桌上的折扇被姥姥不小心碰到地下,没等姥姥反应过来,菲菲就从沙发上跳起,捡起扇子往姥姥的胳膊上打了一下,嘴里还说着:“笨死了”。姥姥望着被打红的胳膊气得说不出话来。

    两面派解读:

    “两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

    所谓“两面派”孩子,并非是成人世界中常说的那种表里不一,有目的有企图故意为之的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