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1年第9期
编号:12132042
南开之父——张伯苓(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1年第9期
     20世纪30年代,沿学校的主干道大中路,七桥一湖,夏季飘荷,冬季舞冰;南望思源堂,北瞧木斋图书馆。学生常雇一小船,放舟而去,弦歌不辍……

    从百亩围塘到学府圣地,全靠张伯苓到处托钵化缘,一砖一瓦挣来。在抗战前30余年发展中,张伯苓为南开系列学校募集数百万资金,这样的集资成绩,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但个中艰辛,又有谁能知晓?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张伯苓曾把近代中国衰弱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愚、弱、贫、散、私五个字。他提出为矫正上述“民族五病”,就要培养救国建国人才,“故本校成立之初,即揭橥‘公能’二义,作为校训。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而南开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正是要培养具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并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他又说:“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 百拇医药
    张伯苓当时办学的目的是救国,所以他的第一要务是在实用,实用才能救国。他说:“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这就是他的“实用主义”的救国抱负。由此,张伯苓发展出一种迥异于北大、清华的“实业兴学”路线。

    当时的中国,工业极其落后,经济操纵在外国人手里。所以,张伯苓把“应用”二字提到特别重要的位置。南开大学率先在国内创建了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化工系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他们与天津的民族工业紧密结合,用外国人承办一半的费用,建起了一个年产五万吨的硫酸厂。南开与天津的民族工业紧密结合,结束中国不能制造硫酸的历史,其意义深远。

    南开大学化工系硫酸厂建成以后,天津市就成为我们国内第一个酸、碱、盐都有的化工重镇。天津市成为我们国家最早的化工重镇之一,与张伯苓的教育思想有关系。

    南开从那时奠定的“实用”风格促使其经济学和化学等学科一直在全国的大学中居于前列,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 百拇医药
    南开南开,越难越开

    身处开放天津的张伯苓,对中国士大夫轻视体育的传统观念深恶痛绝,张伯苓十分重视体育教育,被人称为“体育校长”。他认为在体育精神中散发的爱国主义精神,团体精神,不服输精神等等,都是医治国人病症“愚弱贫散私”的良方。1910年,张伯苓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运动会——华北运动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400名拉拉队员,在1934年第18届华北运动会上,举牌变幻出“勿忘国耻”、“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等字样,抗议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要知道,当年在南开中学与大学之间横亘着海光寺日本兵营,南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中不时搀杂着日军演习的阵阵枪炮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攻天津,首先轰炸南开,大学和中学均被夷为平地。南开大学是抗战以来第一所罹劫的高等学府。当时的报道说:“两日来日机在天津投弹,惨炸各处,而全城视线,犹注意于八里台南开大学之烟火。缘日方因二十九日之轰炸,仅及两三处大楼,为全部毁灭计,乃于三十日下午三时许,日方派骑兵百余名,汽车数辆,满载煤油到处放火,秀山堂、思源堂(以上两大厦均系该校之课堂)、图书馆、教授宿舍及邻近民房,尽在烟火之中,烟火十余处,红黑相接,黑白相同,烟火蔽天,翘首观火者,皆嗟叹不已。”
, 百拇医药
    在短短的两天里,熔铸了张伯苓几十年心血和生命的书声琅琅的文化殿堂变成了蛮荒之地,南开被洗劫一空。

    40多年前,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惨败,打破了张伯苓从戎救国的理想;40多年后,张伯苓亲手建立起来的南开,又毁于侵略者的暴行,但这一次却更加坚定了他办学的决心。当时正在南京的张伯苓悲愤填膺,发表公开讲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南开南开,越难越开,张伯苓再次让世人惊奇与感动。他与蒋梦麟、梅贻琦一起,将被炸的南开大学和西迁的北大清华组成了一个新的生命体——西南联大,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凄凉晚景

    1950年9月中旬,张伯苓终于回到故乡,可是城郭依旧,人面已非。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原因,当时进步的南开师生对归来的老校长并不欢迎,态度冷淡,许多同学认为他是“战犯”,只有一批南开故旧在情感上给予他一些慰藉。他希望暑期到南开大学暂住一段时间,却未得到任何答复。不久,南开校庆来临,他早早准备前去参加有关活动,但南开中学不允许他进入,而南开大学也只安排他在相关活动中坐一般座席。从此,他变得沉默孤独,常常呆坐居室,以手击头,神情颓丧,叹息不已,自感平生工作全被否定……与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虎虎生气相比,其晚境之凄凉无奈,适成两极。

    1951年,开创南开奇迹,掌管庞大而卓有声誉的南开学校教育集团的张伯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曾经,张伯苓和他的教学事迹被层层掩埋。如今,对于这些问题的是是非非,历史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我们终于有机会清除历史的尘封,重温张伯苓的丰功伟绩,并对这位伟人致以深深一躬。张伯苓不仅是南开的旗帜,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领域一个颇为独特的成功者。他的功勋将被人们永远地铭记。

    (编辑 田静), 百拇医药(程灵素)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