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3年第2期
编号:12367432
从小播撒崇高的种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3年第2期
     一粒种子,如果想让它生根发芽,就要为它寻找适宜的土壤。除此之外还须提供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同样,希望孩子能够成才、成功,就要为他们寻找一个优良的环境,营造一种健康氛围,并用高尚的道德理念教育他们,让播撒在他们心中的崇高种子生根发芽。

    “孟母三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语出西汉刘向《列女传》:“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孟子,多次迁居。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之大,好的环境能为教育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然而,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风气,于无形中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而青少年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段,是认识世界、塑造人生、实践价值的关键性时期。如有不慎而走入歧途,便会万劫不复,追悔而莫及。所以这就特别需要我们全副武装,时刻准备与邪恶进行斗争。那么,最好的武器,就是崇高;最好的途径,就是走进崇高。

    崇高,并不遥远;走进崇高,也不困难。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崇高是形而上的,是高高在上而被束之高阁的,是历史故事里那些伟大而遥远的英雄豪杰,是宣传报道的那些可望而不及的模范典型,是眼睛看不到伸手摸不着的虚无。曾经的我,也认为如此,但后来翻阅相关书籍查阅了古今中外有关崇高的论述,对崇高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懂得了孟子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都是崇高。毛泽东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更是崇高。在参与一些弘扬崇高、践行崇高的社会活动中也对崇高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与理解,对走进崇高有了比较深刻的感触。不是只有牺牲奉献才算崇高,不是只有永垂不朽才是崇高,不是只有声名鹊起才能崇高。其实,崇高就体现在平凡实际的小事中,并逐步积累起来,彰显出来。崇高的人可以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崇高的人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崇高者。

    不久前社会上涌现出来了一位崇高青年,就是被称为“最美中学生”的龚钰犇。在车祸来临的瞬间,他毫不犹豫的推开了同学,自己却被碾轧在车轮下,致使右腿高位截肢。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龚钰犇选择了舍弃自己安危而救助同学,他的这种行为是当之无愧的崇高。在没有出事前,和大多数奋战高考的学生没有什么差别,龚钰犇也只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三学生。我们惊讶于龚钰犇的这种表现,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居然能做到,甚至还深感疑惑“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当我们再深入了解相关信息,就会明白并发自内心地佩服。龚钰犇平时就爱帮助同学,有情有义,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充满梦想的男孩。在生与死的一瞬间,他的行为完美地诠释了他最真实的内心。在首届齐鲁公益盛典颁奖典礼上,齐鲁公益联盟组委会把“年度最美瞬间”的证书和奖杯颁给了龚钰犇,组委会对龚钰犇舍己救人的事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壮举往往发生在瞬间,但壮举从来不是源于内心瞬间的冲动,而是长久积淀的品质。90后龚钰犇这奋力一推,也许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原本触手可及的美丽梦想,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平时就用崇高要求自己,并以走进崇高提升自我,才会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崇高的义举,绽放出灿烂的火花。这便是崇高,崇高便是这样。

    崇高之伟大,亦无需我重复啰嗦;青春期之关键,亦我毋庸一一赘述。青春期,崇高思想要保持,走进崇高最关键。

    作为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此时此刻最为重要的便是学习。很多中学生将考上一个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院校作为最高的目标追求而奋发图强,全副身心扎入文山题海中,厕所里、走路中、吃饭时、睡觉前,无时不刻不充分利用,成为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教育只看重分数,忽略了人生尤为重要的道德的培养,孩子们变得智商很高然情商很低,这着实让人担忧。

    一颗树苗,如果要茁壮成长并长成参天大树,就要将根深深地扎入并牢牢地抓住大地,汲取更多的阳光与水分,这样才能抵挡暴风雨的侵袭。宋代苏洵《上田枢密书》有言:“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总要有一个过程。《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寓意道德高尚,景行行止意指行为光明正大,表达了高尚的道德即崇高,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仰慕的。转换过来便是,崇高是我们每个人内心追求理想信念的指针,是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然崇高不能只是空谈,总是把“我”作为中心,四处去讲自己如何如何,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做,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所以,要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就需要走进崇高。而走进崇高,无论是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或者是学习他人崇高,弘扬社会崇高,还是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都需要实践。而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为社会的和谐建设而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青少年,作为一支有着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的正气,且富于创新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负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

    周恩来在14岁的年纪就曾挥笔写下了:“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他还曾写诗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以诗言志,表达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新的历史时期,为青少年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动情地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他号召全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向前。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要用崇高作为武装理论,以走进崇高作为实践途径,不辱使命,认真践行,奋勇前进。

    (编辑 孙腾飞), 百拇医药(乐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