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601596
遗落在歌声中的爱情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青春期健康 2015年第6期
     该音乐剧取材于法国作家勒鲁的同名小说,原作虽算不上精彩,但它神秘浪漫的情节,惊险悬疑的气氛却给了不少艺术家以灵感。韦伯在此剧中套进了歌剧的成份,(故事发生在歌剧院里)大量采用古典音乐如维尔第、奥芬巴赫的歌剧旋律,剧中舞台灯光、布景及服饰也是极尽豪华之能事,男女主角麦克·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曼的合作更是成为冠绝一时的经典。韦伯也将原著中很多无关紧要的情节(例如地下的玻璃钢铁森林和酷刑室等)和人物(例如达洛迦和菲利普伯爵等)剔除,使得歌剧的剧情更紧凑。

    从1986年上演以来,《歌剧魅影》全球总票房27亿美元,共有12个国家85个城市演出了该剧,在伦敦,只要上演此剧,就会座无虚席。

    音乐剧情

    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发生在巴黎歌剧院里的一个神秘而凄美的爱情悲剧。女主角克里斯汀本是剧团的一名小演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顶替剧团的首席女演员上台演唱,她那天使般美妙的歌声立刻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成为了巴黎剧坛的新宠儿。她之所以有如此出色的表演,是因为有位神秘人物暗中教授她歌唱。这个神秘人物就是隐藏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室里,传说中亦人亦鬼的“幽灵”。克里斯汀的精彩表演引起了她儿时的玩伴、英俊富有的拉乌尔子爵的注意。当他们再次相遇后,拉乌尔向克里斯汀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她欣然接受了这段感情 但是,美丽纯真的克里斯汀也深深打动了“幽灵”的心,他也爱上了克里斯汀。克里斯汀虽然爱的是拉乌尔,却也痴迷于“幽灵”展现给她的美妙的音乐世界。“幽灵”带克里斯汀来到了他栖身的地下室,希望她留在自己身边,克里斯汀却出于好奇,趁“幽灵”不备揭开了他的面具,立刻被掩藏在面具后的那张脸所震惊了。她的这一举动使得“幽灵”狂怒异常。然而,愤怒过后,他还是将克里斯汀送回了地面。“幽灵”要求剧院让克里斯汀担任剧团的主角,并提出了种种要求。当这些要求未能得到满足后,他施展手段,在歌剧院中制造了种种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故。此时拉乌尔向克里斯汀保证,他要帮助和保护她。当两人相偎相依的时候,“幽灵”出现了。他也深爱着克里斯汀,两人的互相表白让他撕心裂肺,他觉得克里斯汀背叛了他,发誓要报复。“幽灵”将克里斯汀劫到地下室,拉乌尔和一个与“幽灵”早就相识、并始终对其有所提防的波斯人随后赶到,但却不幸落入了“幽灵”设下的套索。“幽灵”要克里斯汀做出选择:是跟他走,还是眼看着自己的爱人以及歌剧院中所有的人一起丢掉性命。克里斯汀在他的胁迫下含恨答应嫁给他。此刻,“幽灵”却忽然转念,他决定放这对年轻的恋人出去,因为他明白克里斯汀永远不会爱他。从此以后,“幽灵”的身影也从巴黎歌剧院永远地消失了。
, http://www.100md.com
    创作背景

    据说,当年韦伯向制作人麦金托什提出要将勒鲁原著的《剧院魅影》改编成音乐剧时,麦金托什正在自家的浴盆中洗澡。韦伯大量采用古典音乐的背景,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这样的形式可以实现他早年的梦想——如《平步青云》《第42街》等以剧团后台为素材的音乐剧。韦伯将《剧院魅影》改写成音乐剧,玛利亚设计了巴黎歌剧院的高大楼梯、梦幻般的地下湖以及形形色色的豪华服饰。

    在这部音乐剧中,韦伯运用了超现实手法和异化声音的处理,是他在《猫》剧之后,在突破传统审美标准方面的又一尝试。这位音乐剧大师的名字足以刻入二十世纪的音乐史册,他的音乐剧中的一些名曲经典程度不亚于最出色的古典音乐,旋律优美典雅却像流行歌曲一样广为大众所接受。

    莎拉·布莱曼与韦伯曾有过一段戏剧性的姻缘,韦伯当年的一些杰作几乎都是为她量身定做。
, 百拇医药
    莎拉·布莱曼凭借演出《歌剧魅影》,使她戏里戏外成了永恒的克里斯汀(剧中女主人公),被誉为“首席红伶”。她的声音很特别,古典女高音中尽显流行风格,越高音处越响亮,之后推出的《Time To Say Goodbye》和《Eden》两张专辑又展示出她富于变化的一面。

    此外,由麦克·克劳福德饰演的男主人公几乎使人相信在巴黎歌剧院里的确存在这样一个带着面具的幽灵。同莎拉·布莱曼一样,克劳福德的幽灵一角也是其它演员所无法替代的。

    作品评价

    在韦伯创作《歌剧魅影》之前,Ken Hill曾以相同的题材创作了同名的音乐剧,1984年韦伯在Royal Stratford East剧院观看了这个版本的演出时获得了灵感,此后他开始创作这部音乐剧,许多唱段都是按他当时的妻子莎拉·布莱曼的嗓音量身定做的。音乐剧的制作团队由著名的音乐剧制作人柯迈隆·麦金塔担任,与韦伯的真正好戏剧公司共同完成。
, 百拇医药
    《歌剧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在这方面,舞台设计玛莉亚·布琼森自然功不可没。

    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相关链接

    同名原著小说
, 百拇医药
    勒鲁于1911年发表的这部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间的作品,从一个记者的角度,讲述了发生在宏伟壮丽的巴黎歌剧院的一个“鬼故事”。问世至今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音乐剧,成为悬疑作品当中的经典之作。

    1974年,美国以“摇滚歌剧”的风格,嘲讽性地重新演绎《剧院魅影》。我国先后两次拍摄的电影《夜半歌声》多半也是取材于这部小说。然而,在众多的相关创作中,知名度最高、票房收入最丰的,当推英国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谱曲的音乐剧《歌剧魅影》。

    1988年,韦伯的《歌剧魅影》移师美国百老汇,同样引起轰动,与《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和《猫》一起,成为世界四大著名音乐剧。

    同名电影

    《歌剧魅影》的同名电影有6个版本之多,最新的版本是2004年由乔·舒马赫执导的。相对以前的老版本而言制作非常精良,音乐、画面都非常好。是最经典的音乐电影之一。, 百拇医药(紫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