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春期健康》 > 202007
编号:13832524
未来教育更应激发个体创造性(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202007
    

杨斌 教育需回归本来才能面向未来



    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

    教育这个词,特别耐琢磨。教,更多地会强调偏正式的教与学,教书,教课,教学;育,除去主要集中于家庭的生养哺育之外,到了学校阶段,则一般更突出那些非正式的、非课程方式的培养,熏陶,化育,育人。器识,说的是器量与见识,是判断与信仰,是格局与境界,是精神世界的丰盈与包容,是君子之道。我经常听到人们从各种角度来引用菲茨·杰拉德的那句话——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乃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我觉得这说的就是器识。

    器识稀缺对教育的危害,也是1947年梁启超先生的公子梁思成在他的演讲“半个人的世界”中的一个判断,一个告诫。好大学培养的人会走出怎样的人生,作出怎样的贡献来?以建筑设计行当来说,人们会说起建筑师与建筑家的分别,匠人匠气与大师匠心的分别。梁思成当时是呼吁文理切不要分家、不可偏废,否则培养出来的就只是半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