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心理医生》 > 201312
编号:13710340
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312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玻璃体积血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无明显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能清晰可见,视力0.3以上者10例;玻璃体有较少的混浊团块 ,眼底基本可见,视力0.1~0.3者24例; 检眼镜检查见玻璃体仍有较明显混浊,见视网膜血管,视力0.05~0.1者8例。结论:经药物治疗无效,3个月以上无吸收迹象者,再次出血或B超检查发现视网膜脱离者,应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治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7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30-01

    玻璃体本身无血管,故出血多来自于视网膜血管。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率7/10万人,外伤性者未统计在内。最常见的原因为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眼外伤。中等量及大量玻璃体积血宜尽早施行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以及早恢复视力并能减少因玻璃体积血导致的并发症[1]。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玻璃体积血患者4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2例玻璃体积血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13例,年龄25~82岁,平均53岁。发病时间3天~2个月。右眼20例,左眼12例,视力0.1~1.0。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3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9例,静脉周围炎5例,外伤性6例,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9例。

    1.2诊断:视力突然严重丧失,无痛;用裂隙灯检查前玻璃体,有红血细胞或血凝块或棕色细粒;角膜、前房、晶状体无混浊可解释眼底极度模糊;B超检查玻璃体有大量出血。

    1.3方法:半卧位休息, 受伤早期给予止血药。尿激酶玻璃体内注射有一定疗效,但缺乏严格的病例对照资料。一些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也广为应用,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最适宜于眼外伤(如挫伤、裂伤、穿通伤或破裂伤)引起的玻璃体积血,以及持久的自发性积血或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病例。下列情况常进行玻璃体切除: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应尽早手术。玻璃体积血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1~2个月即可手术同时进行光凝,既能处理并发症,又能控制视网膜缺血。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持续超过6个月。玻璃体积血合并有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合并溶血性或血影细胞性青光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穿通伤引起的应早期手术,伤后2周左右手术较为适宜;钝挫伤不伴有视网膜脱离者,可观察一段时间。

    2结果

    治疗后无明显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能清晰可见,视力0.3以上者10例;玻璃体有较少的混浊团块 ,眼底基本可见,视力0.1~0.3者24例; 检眼镜检查见玻璃体仍有较明显混浊,见视网膜血管,视力0.05~0.1者8例。

    3讨论

    眼球受到打击时,玻璃体积血可来自视网膜血管,也可来自睫状体的血管。随着玻璃体积血量的不同,视力下降的程度也不同。少量积血,视力轻度下降,眼底检查模糊,玻璃体内可见浮动的红细胞或血团。多数单纯的玻璃体积血可自行吸收。但在此过程中一定注意对病人的随访,如果发现出血无故增加,说明眼内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损伤或视网膜牵引;如果发现有视网膜脱离征象则可能存在跨血管视网膜裂孔,出现这两种情况均应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以防止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在玻璃体积血吸收过程中,随着红细胞的崩解和吸收,红细胞的碎片或血影细胞可能阻塞小梁,引起血影细胞性青光眼,此时应切除玻璃体残余的陈旧性积血,必要时冲洗前房。

    少量玻璃体积血虽然会自行吸收,但中等量及大量玻璃体积血宜尽早施行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以及早恢复视力并能减少因玻璃体积血导致的并发症。至于何时才适宜行玻璃体切割术,这必须参考多种条件,如玻璃体积血病程、量、吸收速度、年龄、出血原因、另一眼情况。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原规定应该等待3个月(现在已倾向于1个月)而不见积血清除者,则须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凡无复发性出血者、出血量极少(例如几个视盘直径大小)者预后好;伴有虹膜新生血管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预后最差。

    最常见的机制是新生血管出血,例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主要因视网膜缺血而导致新生血管。其次的机制是撕断视网膜血管,例如视网膜撕裂,玻璃体脱离(因玻璃体皮质黏于视网膜血管)。更次的机制是视网膜下出血穿越内界膜而入玻璃体,例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黑色素瘤。无复发的玻璃体积血(例如视网膜撕裂或玻璃体后脱离),出血少,易于被吸收。玻璃样膜下出血吸收后,在后玻璃样膜表面遗留下一些白色纤维素沉淀,状如丝绸样面纱[3]。玻璃体胶原纤维中的血凝块先是凝集成板片层,玻璃体液化后血凝块沉积在玻璃体下方而被吸收。红血细胞及其碎片的堆积,并与玻璃体胶原混杂形成赭色膜,出血吸收速度约每天1%。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积血,大量出血者,3~10年后70%病人的视力低于0.02。50%反复出血,13%因纤维素牵引而导致视网膜脱离,12%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1-307,418.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56.

    [3] 任征,郭平,张珏,等.目达明治疗玻璃体积血6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4):245-246., http://www.100md.com(曲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