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心理医生》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2803230
是可改变,还是不可改变——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比较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第12期
     (2)自主对羞耻与怀疑 1-3岁。

    此期是儿童与父母进行“意愿”拉锯战的时期。儿童有了“随意”的能力,而父母则需要按社会的要求训练控制儿童的行为,于是往往导致冲突,如果父母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并以足够的坚定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则此期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意志品质将在人格中形成。反之,若训练过严或惩罚不公则会使孩子产生羞耻与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4-5岁。

    此期,孩子创造力迸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是理解与指导则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孩子人格中将形成“方向”和“目的”品质。反之,若父母采取的是严厉惩罚,则会产生罪恶感。

    (4)勤奋对自卑 6-11岁。

    此期孩子从家庭转入学校,教师成为孩子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是值得信任并对孩子充满期望与鼓励的,而孩子对教师产生积极的认同是非常必要的。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勤奋感,勤奋感占优势的儿童将产生“能力”的品质,而此期的危险是如果在学习新知识中不断失败,则会产生自卑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