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1805728
分散介质对脂质体粒径、形态、分散状态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5日 于丽娜
第1页

    参见附件(1160KB,2页)。

     [摘要] 目的:考察分散介质对由不同处方所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形态及分散状态的影响。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法。结果:分散介质PBS加入,不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形态发生严重变形,成为细长的棒状形态;而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的形态均为圆形形态,出现可逆的聚集现象。结论:分散介质PBS的加入对不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形态有显著影响,对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的形态无显著影响,但对脂质体的分散状态有显著影响;且变形和聚集现象随着PBS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

    [关键词] 脂质体;分散介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53-02

    为考察分散介质对由不同处方所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形态及分散状态的影响,本实验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分散介质PBS加入后脂质体形态的变化情况,现将实验及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DMBA450生物数码显微镜(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RE52CS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JB-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雷磁仪器厂新泾分厂),豆磷脂(注射用,上海油脂厂),乙醚(色谱纯,天津康科德)。

    1.2方法

    1.2.1 制备方法

    分别称取混合脂质适量并加入少量乙醇,熔融(80 ℃下),按表1中处方,加入不同的分散介质,高速搅拌,得到10种处方脂质体。

    1.2.2 工艺1

    脂质混合物加入少量乙醇,搅拌0.5 h(50 ℃);首先加入分散介质1,搅拌0.5 h(50℃); 再加入分散介质2,搅拌0.5 h (50℃);继续加入分散介质2,搅拌0.5 h(室温);最后得到脂质体。

    1.2.3 工艺2

    脂质混合物加入少量乙醇,80℃下熔融;首先加入分散介质1,搅拌0.5 h(50℃);再加入多糖化合物G,搅拌0.5 h (50℃);接着加入分散介质2搅拌0.5 h (50℃);最后再加入分散介质2搅拌0.5 h (室温);最后得到脂质体。

    1.3 考察

    1.3.1实验方法

    1.3.1.1 步骤划分

    工艺1、2中当搅拌0.5 h时称为第一步;当再搅拌0.5 h时称为第二步;当室温下磁力搅拌0.5 h时称为第三步。

    1.3.1.2 观察方法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上述每一处方、每一步骤样品放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生物数码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为15×100)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及分散状态、拍照,计算粒子的粒径。

    2 结果

    脂质体显微镜观察结果见表2,形态圆形见图1a,蝌蚪形见图1b,棒状见图1c,分散状态呈聚集见图1d。

    3 讨论

    应用显微镜观察方法,考察了分散介质对不同处方制备脂质体的粒径、形态及分散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两种处方得到的脂质体粒子的粒径逐渐减小;分散介质PBS的加入对含多糖化合物G的脂质体的形态无显著影响,均为圆形形态,但对脂质体的分散状态有显著影响,出现聚集现象,此聚集现象是可逆的。随着PBS的加入脂质体发生聚集,而且与PBS的浓度相关。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PBS浓度越大,聚集越严重。多糖化合物G的加入对脂质体的粒径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平衡了脂质体内外水相的渗透压。

    [参考文献]

    [1]毕殿洲.药剂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