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1805687
深圳市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5日 周 强 余益民 冯积德
第1页

    参见附件(253KB,2页)。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猝死事件发生的特点,为猝死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深圳市急救死亡病例中1 563例猝死病人的猝死性别、年龄、时间、地点分布及院前平均反应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猝死的患者,男女比2.38∶1,2002年猝死年龄为(44.1±20.8)岁,2003年为(46.6±22.0)岁,2004年为(47.6±23.4)岁,3年猝死患者的年龄间经单向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其中21~40岁为高发年龄段。猝死发作无明显季节性。猝死地点在院前,占80.2%,以家中发病为主,占62.0%。3年及每年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均超过6 min。结论:猝死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对社会、家庭危害较大,应加强对中青年猝死的研究。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提高要强调对目击者,特别是社区人员进行初级生命支持的技术培训。

    [关键词]猝死;发生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145-02

    猝死事件的突发性、难以预料性和复苏的低成功率,使得猝死成为心血管科、急诊医学以及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国猝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因此,很有必要对猝死的发生特征进行研究,为猝死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本文对2002~2004年深圳市急救死亡病例调查中1 563例猝死病人的猝死性别、年龄、时间、地点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经深圳市急救医疗中心组织调查的2002~2004年全市急救死亡病例共10 020例,其中猝死病人1 563例,2002年156例,2003年546例,2004年881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内科学》(第11版),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本文按照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猝死时间定为发病后1 h[2]。

    1.3 统计方法

    用Foxpro 6.0 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猝死病人的性别、年龄、时间、地点分布采用描述性统计,对2002年、2003年、2004年三年猝死病人的年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猝死构成比及顺位变化

    3年猝死病人占所有急救死亡病人的构成比及顺位每年均增高,2004年猝死为急救病人中的首位死因(表1)。

    2.3 猝死年龄分布

    2002年猝死年龄为(44.1±20.8)岁,2003年为(46.6±22.0)岁,2004年为(47.6±23.4)岁,Levene法检验方差齐性,P>0.05,故用单向方差分析比较三年猝死年龄,F=1.054,P>0.05,因此,三组年龄均数无显著性差异。猝死年龄分布见表3。

    2.4 猝死月份分布

    3年猝死病例均无明显季节性(表4)。本次调查24 h分布数据不完整,因此未列入本文分析。

    2.6 猝死病人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

    1 563例猝死病人中院前急救参与抢救的有697例,占44.6%。平均反应时间为:2002~2004年(9.40±7.34) min,2002年(6.64±3.91) min;2003年(9.31±6.03) min;2004年(9.55±7.79) min,均数均超过猝死黄金抢救时间6 min。

    3 讨论

    猝死是世界常见疾病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35~40万人因此而丧生,我国尚缺乏完整的统计学资料,但近年来各地报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调查发现2002~2004年深圳市猝死病人呈明显上升趋势,如何预测、预防和抢救猝死病人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较大样本研究报道猝死多见于男性、老年人(≥61岁),且多发于冬春季节[3~5],本次调查也多见于男性,但有两方面的差异:其一,2002~2004年猝死年龄均数均为40余岁,三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猝死年龄高峰期出现在21~40岁,其次为41~60岁。猝死多发于中青年,可能与深圳市人口结构年轻化有关,也可能提示猝死年龄提早。中青年猝死病因与老年人猝死相比,也以心原性猝死为主,Basso等[6]对200例青年猝死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心原性占81.5%,朱宁等[7]报道可能以非冠心病因素为主。非冠心病因素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狭窄和关闭不全、QT延长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猝死病因可能包含遗传因素,最近荷兰学者Tan等[8]对至少已猝死一名40岁以下成员的43个家庭进行心脏负荷试验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7个家庭中有可能导致死亡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多形性室速、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心肌病、家族性高脂血症等。一个法国大样本中年男性23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年猝死与静态心率、血压、吸烟量、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猝死家族史有关[9]。中青年猝死的诱因主要是剧烈运动和酗酒[1]。中青年必须每年体检,有猝死家族史的可以增加心脏负荷试验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我国对中青年猝死的研究仍很有限。由于中青年猝死往往无明显先兆,平时无症状,没有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而且中青年死亡对社会、家庭造成较大的损害,所以应列入研究重点。其二,猝死无明显季节性,可能与中青年所占的人口比例较高有关,因为老年人比中青年更易由于冬春季节寒冷诱发冠状动脉等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加。

    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前者占72~80%,死于院内者仅占小部分[10],本调查结果与此相似,死于院前者80.2%。本研究还表明,大多数院前的猝死发生在家中,且救护车平均反应时间大多超过6 min。大量实践表明,4 min内对猝死患者施行心复苏,成功率为50%,4~6 min为10%,超过6 min为4%,超过10 min几乎无存活的可能[11]。在交通拥挤的城市要进一步缩短反应时间难度较大,因此除强化院前急救队伍的专业化训练,院前复苏成功率提高的一个关键在于对第一目击者初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培训,特别应以社区为单位对其工作人员如保安员及社区群众进行培训。目前第一目击者培训比例较低,十五期间第一目击者培训率为0.7%, 而香港的目击者培训率达10%,因此对第一目击者的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永斌,孙松峰. 院前猝死的病因与防范[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8):599-60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94.

    [3]杨鹭琳,张自立,闫冰,等. 院前猝死的特点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1):61.

    [4]王国标,李署湘,吕玉娣,等. 院前猝死的特点与防治对策[J].热带医学杂志,2005,5(1):51-55.

    [5]张军根,宋因力. 512例猝死院前急救及效果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1):785-78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