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1805489
鼻咽清胶囊制备工艺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5日 翟保同 王 莹
第1页

    参见附件(316KB,4页)。

     2.3 成型工艺研究

    2.3.1 处方中提取物与辅料量比例的换算根据中试数据,黄芩苷、挥发油和水提醇沉部分的提取物的总量为:1 000 g黄芩中黄芩苷收率为62.5 g;1 000 g辛夷提取的挥发油为44 g;1 000 g辛夷药渣、800 g黄芪、750 g防风的干燥提取物为394 g。

    1 000 g黄芩、1 000 g辛夷挥发油、800 g辛夷药渣、750 g黄芪,按照优选的提取工艺共得到提取物细粉400 g。

    根据试验,0号胶囊装鼻咽清提取物为0.5 g,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及厂家建议,鼻咽清胶囊确定为一次服用2粒,一日3次。根据实测,0号胶囊每粒平均可装0.5 g,按一日3次,一次2粒计算,每粒含鼻咽清鼻咽清提取物0.4 g,辅料0.1 g。

    2.3.2 处方的选择参考有关文献[9],同时为降低制剂的成本,选择了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为辅料,研究了它们分别与鼻咽清细粉混合后的药粉和单一鼻咽清细粉的吸湿情况及流动性。

    2.3.3 药粉的制备按表5称取定量的鼻咽清提取物细粉与辅料混合研匀(均过80目筛),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内恒重48 h。

    2.3.4 吸湿百分率的测定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内恒温24 h,此时干燥器内的相对湿度为75%。在已恒重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 mm的药粉,准确称重后置于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与25℃的恒温培养箱保存,定时称量,按下式计算吸湿百分率:

    2.3.5 休止角测定采用固定漏斗法,将3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的高度处,小心地将按不同辅料制成的药粉分别沿漏斗壁倒入最上面的漏斗中直到最下面漏斗形成的药粉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漏斗口为止,由坐标纸测出圆锥底部的直径(反复测5次),计算出休止角(tgα= H/R)结果见表7。

    上述结果显示,以吸湿率为指标,各种辅料中以玉米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佳;以休止角为指标,各种辅料中以微晶纤维素和玉米淀粉为佳。综合以上3种因素,要使药粉的吸湿率低、流动性好,又使生产成本降低,以玉米淀粉较为合适。故选择玉米淀粉为辅料。

    从选定的辅料看,其休止角仍大于40°,流动性不十分理想,且粉末由于比表面积大,吸附力较大,故考虑将粉末制成颗粒以增加其流动性。

    2.3.6 以玉米淀粉为辅料的颗粒与粉末性质比较

    2.3.6.1 取鼻咽清提取物细粉40 g,加入玉米淀粉10 g,以80%乙醇6 ml为湿润剂制软材,过40目筛网制成湿颗粒,置60℃烘箱中干燥,过40目筛网,过60目筛网筛去细粉,即得40~60目的干颗粒。

    2.3.6.2 药粉的制备:取鼻咽清提取物细粉40 g,加入玉米淀粉10 g,研匀,过80目筛网即得。

    2.3.6.3 吸湿百分率(RH=75%)的测定:按2.3.4 吸湿百分率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即得,结果见图1。

    2.3.6.4 休止角的测定:按2.3.5休止角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即得,结果见表8。

    实验结果显示:粉末制成颗粒后不但增加了稳定性,也降低了吸湿率。制颗粒时,宜选用80%乙醇为湿润剂。

    2.3.7 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2.3.7.1 不同相对湿度溶液的制备: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表9)。

    2.3.7.2 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临界相对湿度是药物吸湿与否的临界值,同时也可以根据它确定生产时的环境湿度。

    按2.3.4 吸湿百分率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将制备好的颗粒干燥至恒重后,在已恒重的称量瓶底部放入厚约2 mm的颗粒,准确称量后置于表9所列的分别盛有7种不同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打开),于25℃恒温培养箱中保持84 h后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

    以吸湿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数据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见图2。

    由图2分析可知,以淀粉为辅料制成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0.5%,故在生产本制剂时,车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5%以下,同时对包装材料和贮存条件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选用淀粉为制成颗粒后,能够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3 结论

    根据处方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并结合大生产的可行性及生产设备等诸多因素,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鼻咽清胶囊的制备基本工艺路线。其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4 讨论

    黄芩的主要成分是黄芩苷,黄芩苷在植物体内以镁盐形式存在,所以用水作为提取溶剂。黄芩苷分子结构中C2上羧基易成盐存在,加酸后黄芩苷分子就游离出来。利用黄芩苷在酸性溶液中易析出的性质,进行提取和纯化。但是黄芪、辛夷、防风水煎液偏酸性,如果将黄芩与它们混合提取,必将使黄芩苷随杂质滤除。所以黄芩不能与黄芪、辛夷、防风混合提取,胶囊制剂工艺中,黄芩采用单独提取的工艺。

    [参考文献]

    [1]Kuhn FA,Javer AR.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our experience[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8,124:1179-1180.

    [2]Schubert MS, Goetz DW.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Ⅱ: treatment and follow-up[J].J Allergy Clin Immunolm, 1998, 102: 395-402.

    [3]Kinsella JB,Bradfield JJ, Gourtey WK,et al.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J]. Clin Otolaryngo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6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