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7年第31期
编号:11513650
1例交感神经链综合征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第31期
     [关键词]诊治分析;交感神经链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089-02

    笔者今日收治1例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于2005年9月出现右侧肩部发热,至2005年12月底时出现右侧肢体发热延伸至右侧后背部。于2006年3月患者出现右侧半身发热感,发热出现于夜间,当时做颈部磁共振提示寰椎关节不稳,考虑颈椎病,给予行颈后路椎管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后症状无好转,至2006年8月自感右脚针扎样疼痛,逐渐出现右侧膝部外侧、臀部发热后伴有疼痛,程度剧烈时伴有多汗,但右侧汗少,同时伴有顽固性呃逆。于2006年12月12日入我院神经科。病程中情绪、天气变化后症状加重。入院时阳性体征:右上肢痛、温觉减退,左侧肢体感觉过敏,双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腱反射亢进,余(-)。行腰椎磁共振提示L4以椎体轻度迁移,L4~5椎间盘膨隆伴同水平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变。颈胸段磁共振提示C4~5椎间盘突出(中央型),C5~6、C6~7、T1~2、T2~3椎间盘未见明确异常。诊断为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给予营养神经用大量维生素B12缓解疼痛,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减轻水肿、抗炎,以及对症治疗14 d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而出院,出院后去北京诊治,诊断同我院,给予理疗治疗后缓解。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病因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是多病因疾病,各种急性及慢性感染、全身性及局部感染,各种内源性、外源性中毒,外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肿瘤,血管性疾病,慢性刺激性病灶,败血征等导致的长期隐性存在的临床综合征[1]。

    2.2临床表现特点

    2.2.1发病特点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两性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在晚期才出现典型症状,在临床上诊断率较低,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也可急性起病,通常转为慢性迁延性,有时起时伏的趋势。局部交感神经病变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段性不对称及强烈扩散性和周围性加重等特点,因受损的交感神经节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临床症状。

    2.2.2疼痛及感觉障碍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发作性加剧,夜间加重,情绪波动、体力劳动、天气变化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均可使疼痛加重,范围较弥散,有广泛扩散趋势,受损交感神经节的体表投影区可出现压痛。如发现压痛点常有助于定位诊断。可出现各种各样的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客观感觉障碍等主观症状轻,多为感觉异常,温度觉异常较少见,触觉及深感觉障碍更少见。
, 百拇医药
    2.2.3皮肤及感觉障碍皮肤可出现刺激性症状,如出汗增多及立毛反射亢进;也可出现为功能缺失症状,如皮肤导电性能低,出汗减少及立毛反射减弱等,此外,皮肤还可出现营养障碍、干燥萎缩、毛发脱落及指(趾)端变脆等。

    2.2.4血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痉挛,也可出现毛细血管张力减退,甚至麻痹,以及躯体神经功能障碍。

    2.3病理改变

    其病理改变因原发病而异,感染性炎症引起可见的细胞内空洞形成及脂肪变性,伴神经节间质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和浸润;中毒和败血症引起可见的神经节细胞坏死。

    2.4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于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曾有作者提出,一侧交感神经节自主支配区内出现的发作性及发作-持续性或其他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并有扩散趋势,而在相应的神经节投射区有最为明显的压痛即应考虑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诊断。近年介绍,局麻药交感神经节阻滞是诊断交感维持性疼痛的经典方法[2]。交感神经节能有效阻滞其支配区的交感神经功能,阻断和减少由外周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冲动。因此认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诊断交感神经链综合征,且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做好本病诊断,并认真排除以下疾病:①脊髓空洞症:本病为多年慢性疾病,疼痛为持续性,无发作性加剧和扩散特点,无交感神经链综合征所特有的明显压痛点。②三叉神经痛:本病痛的范围主要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疼痛剧烈,骤发骤止,如闪电样,每次发作数秒到1~2 min,无明显压痛点,但有极为突出的触发点。
, 百拇医药
    2.5治疗

    本病的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发作病人需卧床休息,受损部位应避免较多活动,可针对致病因素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改善新陈代谢。目前认为交感神经节封闭疗法是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急性及亚急性期。可应用各种维生素治疗,大剂量维生素B12(1 000 μg/d)及肌内注射通常可缓解疼痛,主要是控制本病最突出的疼痛症状。有作者倡导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封闭交感神经节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此外[3],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静滴治疗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不仅具有阻滞全身交感神经的作用,而且用药简单,安全性高。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治疗,可使疼痛症状得到控制。对病因明确者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全组均用糖皮质激素、神经细胞活化剂。

    2.6经验教训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是多病因导致的长期阴性存在的临床综合征,当神经节受损较严重时才会出现临床表现。其症状繁杂多样,况且常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难以辨别。笔者认为临床医师必须具备交感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充分认识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掌握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技能,基层医院对其复杂多样的表现往往认识不足,且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认为该病诊断尚难,容易漏诊或误诊,常被延误诊治[4],多在尸检中偶然发现。
, http://www.100md.com
    本文提示,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局麻药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方法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双重价值。本文目的为探讨交感神经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期望加强对本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郭玉璞.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7-1158.

    [2]赵承水,罗非,韩济生.交感维持性神经源性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4(4):232-239.

    [3]司马蕾,高军大,樊碧发.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及其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2):104-107.

    [4]郭兰枝,王爱红,杨小东.交感神经链炎误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5):82-83.

    (收稿日期:2007-08-04), 百拇医药(黄玉双 惠 凯 翠秀娴)